承德摄影家网 - 承德热河摄影家协会
标题:
土人说片—2017—20 一幅好作品的得与失
[打印本页]
作者:
热河土人
时间:
2017-2-22 08:28
标题:
土人说片—2017—20 一幅好作品的得与失
本帖最后由 热河土人 于 2017-2-23 09:51 编辑
土人说片——2017——20
一幅好作品的得与失
——由追求的摄影作品说起
下午打开网页一幅作品如寒冬之暖风,令人身心清爽。
追求-蓝天白云映湖面.jpg
(286.71 KB, 下载次数: 40)
下载附件
2017-2-22 08:21 上传
由近及远是人目视事物的规律。第一眼首先关注的是画面的下方:一处幽深的山巅,轻松挺立,绿草蓊郁。几位摄影人半遮半掩,身形动作都极其自然,与环境有整体的和谐美。树木构成的框架,拢来一片天水,这个框架很妙!
我在猜想:这是祖国哪个高山大川,这样美!这又是哪几位摄影人,有如此眼界!继而我佩服作者,不与其他人争,退选于其他人的身后,不为螳螂捕蝉,独有摄影慧眼。
整个画面不落窠臼,不圄俗见,好!
然而,看了题目,略有些失望。题目“蓝天白云映湖面”,旨在引导读者把注意力放在湖面上的蓝天白云上。湖面是主体吗?湖面最生动吗?我觉得都不是,湖面很平淡。题目繁琐不简练,且忽略了画面动人之处,局限于画面的中心区并不生动的地方,不是画之眼。读者有审美观念被强迫,美感被削弱的不如意。
命题是整个摄影创作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许多情况下,能否制作一个好的标题,直接关系到一幅作品的成败。因此,标题又有作品的眼睛之说。摄影的命题是否贴切,是否与画面相得益彰,是否有画龙点睛的功效,在于它的直白性,含蓄性,哲理性,意蕴性。
有的时候我们以自己的意志,以自己的审美观念引导读者,刻意咬文嚼字字,放弃了直白简约,效果适得其反,削弱了作品生动和内蕴的意境。
如何命题,读
王维
的诗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或许有些启发。
另外可以参考的
古诗有“空山新雨后
”,“
三
山
半落青天外
”“
只见乱
山
无数
”“
屏居负
山
郭
”“
山
空
松子落
”“
海阔
山
遥,
”“
人归
山
倍畬
”,“
疑
山
看积翠,
”,“
山
开旷望旋平陆
”,“
世中遥望
空
云
山
”,“
山
洞无论隔
山
水
”,“
逐水爱
山
春
”,“
当时知记入
山
深
”,“
山
路元无雨,
空
翠湿人衣。
”,“
山
空
天入海
”,“
夜静春
山
空
”
。
另外,对画面的结构,我也提一点建议:
把上边山的部分剪裁掉,给读者留出想象的空间。对比一下,看哪个效果更好?
我看到谈摄影命题的一篇文章,说的特别好,作者是斗室不羁。希望大家耐心读一读:
摄影是一种非常自我的艺术形式,好像舞台上的独舞,这样一场个人秀,不会有第二个人与你同台。然而,与舞台表演不同的是,所有的观众不是面对,而是在你的身后,当你抽身离去时,剩下的才是你无声的演绎。身后的观众是否能感受到你这场独舞所要表达的意境,全要看你留下的是什么。观众的感受丝毫不会以你的拍摄意志和你拍摄时的感受为转移!
2017.2.22 早晨
作者:
凡光俗影
时间:
2017-2-22 08:37
学习了,很受启发
作者:
侠客行
时间:
2017-2-22 08:46
认真学习,深受启发。
作者:
快乐影人
时间:
2017-2-22 08:47
好评析,长见识,很受启发,感谢分享。
作者:
追求
时间:
2017-2-22 14:46
谢谢杨老师教导,看了您的点评深受启发,认真推敲。
作者:
淡泊宁静
时间:
2017-2-22 22:25
拜读学习很受启发。
作者:
雨石
时间:
2017-2-23 00:15
命题,是提升作品很重要的一环。杨老师点评的非常好,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参考。
欢迎光临 承德摄影家网 - 承德热河摄影家协会 (http://99sy.co/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