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摄影家网 - 承德热河摄影家协会

标题: 民国初年北京的市容和百姓 [打印本页]

作者: 金刚    时间: 2018-1-20 13:26
标题: 民国初年北京的市容和百姓

清末民初北京大学英国籍教授库珀收藏的这组照片,展现了那个时期北京的社会面貌,宣统帝溥仪退位前后,百姓的生活一如平常,没有战乱的痕迹。



清朝一般的枷号重25斤,重枷35斤,犯人戴上之后痛苦程度可想而知。戴枷期限,短则3个月、半年、一年,长则两三年乃至永远枷号。很多犯人短期内就会被折磨致死。另外,戴枷要在人多的公众场合执行,在精神上也是对人的一种羞辱。


北京皇城东安门,皇城四个大门之一(其他三个大门为天安门、地安门及西安门),门内有跨玉河之石拱桥,官员们上朝陛见,皆由此进宫。1912年东安门被北洋士兵烧毁,1926-1927年北洋政府彻底将它拆除。


北京满族妇女与外国妇女合影,那位酷似嬷嬷的满族妇女眼神没有正视镜头。照片拍摄的背景不详,左边妇女只露半张脸,可能被人为裁剪过。


从高空俯拍紫禁城,具体时间不详。1901年就有外国人在飞翔的热气球上拍摄紫禁城的记录。1917年,段祺瑞讨伐溥仪复辟期间,曾派出两架飞机轰炸紫禁城,把溥仪吓得不得了。


北京金鱼胡同,有很多等待揽客的人力车。在清朝,金鱼胡同属镶白旗,胡同西口接王府井大街,居住着一些富贵之人,热闹繁华。清末大学士那桐的府第就在此处,名臣李鸿章也曾在胡同里的贤良寺内居住和办公。


热闹的正阳门大街(又叫前门大街),照片远处是前门箭楼。清朝时期这条大街两侧陆续形成了许多专业集市,如鲜鱼市、肉市、果子市、布市、草市、粮食市、珠宝市等,附近胡同内随之出现许多工匠作坊、货栈、会馆以及戏园等。1901年后,前门箭楼东、西两侧设立了前门火车站东站和西站。


大栅栏是北京前门外著名的商业街,南中轴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1900年义和团曾一把火将整条街付之一炬,重建后很快恢复繁华面貌。老北京有句顺口溜:“看玩意上天桥,买东西到大栅栏。”说明大栅栏繁荣的商业景象。


骆驼运输队是清朝、民国时期,老北京最日常的景象之一,商贩从外地运进北京蔬菜、煤炭、皮毛等生活用品以及玉石等奢侈品,满足普通百姓和达官贵人的生活需求。








欢迎光临 承德摄影家网 - 承德热河摄影家协会 (http://99sy.co/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