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金刚 于 2018-2-18 19:18 编辑
20世纪50年代后,传统的年节风俗有所改变,要求春节期间节俭,不铺张浪费、反对封建迷信等,一些祭祀活动在公开场合不再出现,民间自发的龙灯、花灯等娱乐活动减少,有的是在当地政府领导下举行,排场缩小,仅有排灯及一两拨锣鼓,且多为日间舞龙。没有单独的人家接灯,接灯的多为机关单位。放鞭炮、烟花不过是应景而已,取消请龙、送龙等仪式。 1951年春节,石景山发电厂给职工发年货,工人和家属们纷纷赶来购买。 1955年除夕,京郊农民梁耀辉一家在吃年夜饭。虽然家庭条件明显贫瘠,但也要炒几个菜,喝上点酒才能叫过年。 1952年,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在春节中举办了全市工人春节联欢游园大会,中央美院春节宣传队正在演出木偶戏《奸商死要钱》。 石景山发电厂特等劳模刘德珍,曾出席全国劳动模范代表会议。解放前,每月工薪只能买一袋面,现在每月工薪能买七袋面。1951年过春节时,他买了很多年货,他的妻子和女儿正在门口高兴地迎接他。 1951年春节,河北省乐亭县朱各庄小学的学生为村民表演秧歌舞,这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形式。 1953年春节,天津市民一家人吃团圆饭。
1953年春节,北京的儿童在天安门前放爆竹。 1954年春节,河北省晋县五区刘靳庄的两位农村小姑娘荡秋千。 1954年春节,河北省唐山解家套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小女孩陈小翠正在试穿妈妈刚做好的新衣。新华社发 1954年春节,给孩子压岁钱。 1956年春节,《人民日报》、新华社、广播事业局、《光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大公报》、《俄文友好报》、《北京日报》编辑部联合举办联欢会。图为相声演员侯宝林、郭启儒在晚会上表演相声。 1956年春节厂甸庙会的灯市一摄影:胥志成 1957年北京郊区,人们在看春节的文艺演出,寒风抵挡不住人们的热情。 1957年,天津天后宫春节庙会景象。 新华社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