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摄影家网 - 承德热河摄影家协会

标题: 1874年的中国人像 [打印本页]

作者: 金刚    时间: 2018-6-2 17:51
标题: 1874年的中国人像

本组照片选自约翰·汤姆森1874年的《中国和中国人影像》。这是一个富裕家庭的女孩儿,相对于大多数的中国女孩来说,她是能够得到教育的,当然并不是学堂的教育,而是家庭里识字教育等。


相对于女孩儿,当时的男孩子上学的机会要大很多,即便是贫穷人家的孩子,也会尽力让孩子去接受一些教育,即便不能参加科举,也要去学一技之长,能够有谋生的本领。图中这位拿好书包准备上学的男孩儿,看起来真是朝气勃勃。


这是一位香港的画家。距离1974年,香港开埠已经三十余年,可以说西方文化已经全面输入东南沿海一代人的时间了。这位画家看起来擅长画人物肖像,而且受过的训练并不是中国的传统画技。


这幅照片记录的是广东船民母女俩的瞬间。Boat women 翻译为汉语是否是疍民?不过母女俩瞬间的情绪都刻在了这幅距今一百四十多年的照片上了。


一位船民老妪和她的孙子。老人看孩子,这是中下层中国人的传统了吧!丧失主要劳动力的老人,退居二线带孩子,把应该承担哺育孩子的父母解放出来,能够把所有精力用来工作养家,这可能是中国人多年来无法逃避的现实。


英文原文说他们是音乐家,或可更准确地说是演奏音乐者。原文中说,这两种乐器在中国已经有两千年历史了,不知是否准确?男子,应该是父亲演奏二胡,也就是胡琴,女儿,一般也是歌唱者。在那个年代,这是下九流的工作,两人之所以沿街演奏讨生活,大多是因没有土地可以已存。对了,英文的直译,这两种乐器是,小提琴和吉他。


那时候的英文应该没有琵琶的翻译,不然为什么管琵琶叫做吉他呢?时代不断地变换,那时候下九流的职业,如今已经是最赚钱的工作了。








欢迎光临 承德摄影家网 - 承德热河摄影家协会 (http://99sy.co/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