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晚晴上海租界内的中国人

[复制链接]
累计在线
47630分钟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1 18:43:0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10 晚清上海租界内拉黄包车的苦力和推自行车的衙役。自从1842年外国人在上海建立租界,上海逐渐变成一个国际大都市。原本清朝外贸的第一重镇广州的地位,也被上海抢了风头。

无EXIF信息

2/10 晚清上海租界内一位富商与他的孩子。外国人带来了先进的市政管理经验,使得上海逐渐走上繁荣,很多中国人也到此经商、谋生。


无EXIF信息


3/10 晚清上海公共租界内华商孩子在春节时盛装合影。从这组上海图书馆搜集的老照片中,我们看到晚清上海租界内有富商、有佣人、有乞丐、有艺人、有时尚的年轻夫妻等等。

无EXIF信息

4/10 晚清上海公共租界内的乞丐。

无EXIF信息

5/10 晚清在上海华商珍艺公司任职的演艺人员,来自无锡的“巨人”,身高7英尺(约2.1米),拍照时他32岁。

无EXIF信息

6/10 居住在上海租界的江南才女吴芝瑛与儿子合影。晚清时期,各种内忧外患不断,尤其是像太平天国运动这样的大规模战争,导致大量华人拥入租界。

无EXIF信息

7/10 晚清上海已婚青年夫妇穿着时髦窄袖便服。租界内给人一种安全感,富商的到来带着资金,普通来此谋生的百姓则带来了劳动力,这些都为租界提供了生产力。

无EXIF信息


8/10 上海英商华洋德律风有限公司内的中国接线员工作时的情景,画面的左上方可见西方女子监管员。
无EXIF信息


9/10 上海租界内西方家庭的女佣。如果没有中国人在此经商,没有中国人再次提供劳动力,上海租界不可能发展起来。
无EXIF信息

10/10 上海租界内张园一景。租界引进了西方城市的管理模式,修马路、下水道、公共厕所,安装了消防安全设施,也是吸引中国人的因素。

无EXIF信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关于承德摄影家网 网站章程 版主职责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 论坛版规

Archiver|小黑屋|

承德摄影家网 - 承德热河摄影家协会 ( 冀ICP备13006155号-2 )冀公网安备 13080202000445号  

GMT+8, 2025-2-12 17:37 , Processed in 0.047479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Design by 承德红璐科技

© 2014-2015 承德摄影家网. 站务联系:0314-5929858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