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画家笔下的北京老胡同

[复制链接]
累计在线
47630分钟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18 18:01:2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这样一位老人

他1942年出生在皇城根儿,

是个不折不扣的老北京人


无EXIF信息

20世纪40年代的北京某四合院内的普通人家

年轻时,他是工厂的一名重型机床装配钳工



无EXIF信息

在他60多岁退休后,

重新拿起画笔,拾起年轻时对艺术的向往。



无EXIF信息

写生中的老伍

对北京,这片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土地,

他爱的深沉,

从2005年起,历经十余年,

他游走于京城街巷、皇家园林,



无EXIF信息

在树上作画的老伍

用最普通的签字笔,

坚持实地实景写生作画……

他叫老伍,一个爱北京、画北京的老北京人



无EXIF信息


写生中的老伍与小朋友

鹊间人踪


无EXIF信息

不管时光如何流转,

不管这座城市如何改变,

关于胡同的回忆,

深植于心,

有如百花深处的芬芳,

恒久留香……

老宅子 街门

不同的四合院大门及大门装饰显示了主人的身份和品味。“出身名门”、“门第有别”这些词都有个“门”字,从元朝首创四合院以来,门就成了京城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校场口胡同| 连体广亮大门


无EXIF信息

宣武门外大街西侧的校场口胡同路南 20、22 号宅门,是难得一见的“连体”孪生广亮宅门门楼。

据在此街出生、居住的一位近七十岁长者张先生介绍,该宅院早年属于被称为“金针王”的王氏兄弟所有,长兄王子哥住西院,弟弟王东亭住东院,兄弟二人均以行医为生,医术佳、信誉好。

因校场口胡同南侧占地拆迁,王氏连体院落及宅门被拆除,原汁原味的京城院落又消逝了一座。

潘家胡同/蛮子门



无EXIF信息


潘家胡同得名于明嘉靖年间的工部尚书潘季训。

老北京所说的“蛮子门”,是将广亮大门的门扉安装在外檐柱间,门扇槛框的形式与广亮大门相同,但门外没了门洞,它是广亮大门演变出的又一种形式。

潘家胡同具有百年历史的老宅门楼数十座,其中广亮门两座,蛮子门七座,如意门近三十座。此街巷自2007年开始动员拆迁以来,已有五分之二的老北京迁出,有些老宅院门正在拆毁中。

北大吉巷| 一扇记述特殊年代的老如意门


无EXIF信息

现已变成拆迁工地的北大吉巷 28 号,老如意门上原来规整雕刻的“忠厚传家,诗书继世” 佳句被腻子、红漆覆盖,取而代之用黄色油漆写的“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可谓将老联句破了相。时隔四十余载,只残留下一个完整的“激”字。

行走在胡同中,能看到各式各样的门。四合院常见的大门有4种:广亮大门、金柱大门、蛮子门和如意门。

如何区分广亮大门、金柱大门、如意门、蛮子门 ?

以上这些门基本都是屋宇门系列,就是门楼占一间屋子的大小。跟大家说个能快速区分它们的方法:

门框的位置向上正对着屋脊的,就是广亮大门。



无EXIF信息


无EXIF信息

广亮大门(门框在中柱的位置)

它在等级上仅次于王府大门,高于金柱大门,

是具有相当品级的官宦人家采用的宅门形式。

门框的位置位置向上对着屋脊最高处和前房檐中间地方的,就是金柱大门。


无EXIF信息



无EXIF信息

金柱大门

门框的位置在最前面,像下面两张图那样,有两种门:左图中门框周围是木板(余塞板)的,是蛮子门;右图门框周围是砖的,就是如意门。


无EXIF信息


无EXIF信息

左图:蛮子门; 右图:如意门

北大吉巷|被拆毁的宅院


无EXIF信息

正在拆除中的北大吉巷 7 号院。

“大吉片”所处的宣南,是林海音笔下《城南旧事》所描述的地方。

北大吉巷是一条东西走向,三百余米长,由六十余个院宅构成的城南小巷。东起果子巷,西至米市胡同,多数老宅院门上都有门联佳句,门前有造型各异的石质门墩。

门联


无EXIF信息

除了画胡同里的宅子,老伍也钟情那些古老的木门板上镌刻的门联。

门联是矗立在北京大大小小胡同里的立体书卷。一副副文采飞扬的门联,有的写出主人修身立德的人生格言,表述家庭的远大抱负;有的传递家世渊源的古老信息,总结持家之道,宣扬家族的优良家风。


无EXIF信息

厚德家声振、积善世泽绵”

(摄于崇文区銮庆胡同19号 摄影:老朱)

古人说:“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大门,是全家人每天都要进出的地方,把家风镌刻在门板上,可以弘扬真善美,抑制假恶丑,营造崇德向善的氛围。


无EXIF信息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摄于崇文区施兴胡同 摄影:老朱 )

老伍虽然画的是门,实际上画的是理念,是让“刻在门上的家风”在他的笔下流传。

粉坊琉璃街| 为善最乐老门


无EXIF信息

已成为拆迁工地的粉坊琉璃街,有一座 65 号如意门楼,门联是“为善最乐,读书便佳。”门钹已非原件,老门上锁紧闭。

我期盼,0082 号蓝牌能保佑这所百年老宅免遭拆毁,使“为善,读书”之门长存,常开。

潘家胡同| 恩承凤阙门联


无EXIF信息

潘家胡同60号院以前是会馆所在地,在其蛮子门两侧的鱼鳃板上刻有门联一幅:恩承凤阙,秀孕螺川。

上联中之“凤阙”即指皇宫之门,意在感谢皇恩。下联中的“螺川”是指赣江北一处名为螺川的秀丽山川,借此抒发怀乡之情。

因失于保护,鱼鳃板已开裂,感谢当年匠师刻工精细到位,拂尘之后尚可赏读全句每一枚文字。

如此珍贵胡同文物,即将消逝,免不了心生遗憾。

北大吉巷| 子孙贤族将大门联



无EXIF信息

北大吉巷 47 号老宅门上的对联:子孙贤族将大,兄弟睦家之肥。

这幅楹联每句六个字,要仨字一组的读就顺溜了,其意自然清新,也不难理解。

门墩

北京有一首童谣,几乎每个在北京长大的孩子都耳熟能详:小小子儿,坐门墩儿,哭着喊着要媳妇儿,要媳妇干嘛?点灯,说话儿。吹灯,作伴儿……

一代又一代的北京人伴随着这首童谣长大,又再把它念给下一代人。可惜的是,今天念这首童谣的人越来越少了。除了外来文化和外来人口的冲击,“门墩儿”也已不再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

北大吉巷|祥云门墩


无EXIF信息

北大吉巷 47 号老宅门墩儿高约 59 公分,顶部长 33 公分,宽 30 公分。墩体四面雕刻祥云三层,加顶面四朵共计祥云二十八朵。在墩包袱角上雕有瑞兽。门墩儿虽受风化,但整体保存尚好。

老祖宗留下的学问多了,那才是真正的原创。

米市胡同| 广亮门前残存的抱鼓石墩


无EXIF信息

43号院的广亮大门坐西朝东,大门左右有一对残存的抱鼓石墩,通高一米有余,抱鼓直径 0.45 米。抱鼓之上雕有龙之子椒图,因历经风雨和失于维护,椒图伤残严重。

门枕石(门礅)


无EXIF信息

门枕石俗称门礅、门座、门台、门枕石等,是四合院的大门底部,起到支撑门框、门轴作用的一个石质的构件,也是古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抱鼓石是门枕石的一种,属于规格比较高的门墩。

除了老的四合院,在老伍的笔下也有不少的近现代建筑。

这些建筑多充满历史故事。岁月流转,灰旧的砖墙已经开始斑驳,不少洋楼也面临着被拆除的命运。老伍希望尽他最大的努力,把它们呈现在世人面前。

贾家胡同/西洋门楼


无EXIF信息

贾家胡同历史悠久,会馆很多,这里曾住过不少名人,据说35号是林则徐曾住过的福建莆阳会馆,66 号是曾国藩曾经居住过的院落。

据这里的老北京人介绍,该处西洋门宅院 66 号,及北边不远的一座三进大四合院均为贾氏兄弟私产。贾氏兄弟曾留洋学医,贾家胡同因贾氏得名。三进四合院大宅已被拆毁,西洋门两进小院中的前院东屋和后院南屋已拆,原本严谨、精致的小院已残缺不全。

米市胡同| 二百余年前的“便宜坊”砖楼


无EXIF信息

原宣武区东大街米市胡同 29 号院内有一座砖木结构二层楼房,据至今仍居住在此楼的刘先生介绍,该楼为京城老字号“便宜坊”于 1785 年所建。

细看此楼,每层净高近四米,楼下为伙房、库房,楼上用来招待宾客用餐,楼上的南侧还设有凉棚散座,客人可凭栏观城南市景。


无EXIF信息


2017年,老伍已经75岁了。

在重拾画笔之后的这12年间里,

他走遍京城的大街小巷,

用手中的画笔记录胡同的光影流离。

有幸,这些画稿和文字能够集结成书,

让那些完好的、毁坏的、即将消失的胡同宅院,呈现在我们面前:

“以最现场的方式,留念北京。——(冯骥才)”。(大美科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关于承德摄影家网 网站章程 版主职责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 论坛版规

Archiver|小黑屋|

承德摄影家网 - 承德热河摄影家协会 ( 冀ICP备13006155号-2 )冀公网安备 13080202000445号  

GMT+8, 2024-11-30 23:55 , Processed in 0.051799 second(s), 5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Design by 承德红璐科技

© 2014-2015 承德摄影家网. 站务联系:0314-5929858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