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热河土人 于 2015-1-28 02:25 编辑
评析-2015-—3--
说 采 风
古代称民间歌谣为“风”,采集民歌的活动称“采风”。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采风”的内涵扩大,泛指一切深入民间的艺术采集和创作。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采风”成为文艺工作者深入社会基层,采集、创作的一种形式。“采风”带有目的性、计划性、创意性、人文性。
摄影的采风,借用了文学艺术的做法,但是内涵就比较狭窄了。有些摄影者把采风理解成为“旅游摄影”。旅游摄影缺少的是思想的深度,艺术的高度。千里迢迢走一圈,随机而摄,凭运气收获。有些照片虽然很美,却不是“采”来的,而是“遇”到的,或者是按图索骥,模仿的,是别人拍过多少遍的。这种采风准确的说叫“仿摄”,没少多少属于个人的创作。 在一些风光采风活动中,眼中有山河,心中无人文,这也是普遍现象。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本来就在眼前的生动场面往往被忽略了。也有的人辨不清西瓜芝麻的价值,这当然与文化、知识、阅历、审美情感等有关系。 我举一个例子: 下图是岁月留痕的摄影作品。去新疆的一个摄影团,归来举行采风观摩交流,二十多人,展示的都是远山近水,秋林落叶,色彩艳丽,明晦变幻,美轮美奂,确实不虚此行。但是只有一个人,——就是岁月留痕有这样的画面展示。
这是新疆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深入他们之中,认识他们,了解他们,记录他们,不是让新疆采风之行丰富了许多许多吗! 在面对美丽景色的时候,我们需要思索——这样的地域特点、地理环境造就了怎样的人?他们怎样的生活?再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季节,到东北拍摄雾凇,那里的土著居民是什么样,是怎样的生活?清晨的严寒条件下,扛着照相机的人们,本身就是亮丽的风景,但是你没有着意去刻画,甚至没有随手留下记录。多么可惜啊!
约翰-兰金有这样一句话:“深入理解你的拍摄主题,让你镜头前的人参与进来”。 人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不要忘了,是环境孕育了我们。我们和环境是共生的,其实,更多的是我们在依赖环境。如果心中有了这样的信念,照相机里注入人文意识,每到一地,无论是城市乡村,无论是人群熙攘,还是人迹罕至,我们都会自觉地做到真正的、丰满的采风。
2015年1月27日凌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