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热河土人 于 2016-3-10 07:49 编辑
新版主评析——2016——22
忌讳主题多元化
按动快门之前,眼前的视觉信息很多,选取那些,确定拍摄指数,都是刹那间的事情。一张照片拍摄完了,你是否清楚“这张照片中发生了什么?” “这张照片的主题是什么?” “读者会从上面获得什么样的信息?” 画面上有哪些元素,这些元素中,什么,或者是谁为主、为次?之间有什么关联? 如果以人为主,那么,姿态的交代是重要的。这个人的姿态显示了什么瞬间?它的神态是重要的,表情、视线有着灵魂的作用。环境的烘托也是重要的,周围的气氛,还有影调、色调等包括。都是揭示主题的要素。 一幅好的摄影作品起始于它拍摄的对象。就是我们上面说的第一基本原则“你想拍摄和表现的主体是什么”,是否让读者也能一目了然。 真正好的摄影作品需有更高的境界。不仅要清晰地表现拍摄主体,而且还要表达出一个普遍意义的主题思想。
题目 雾锁山城路难行 作者 俏夕阳
这幅照片的结构很完整,色调统一,主体很明确、在画面中的位置显著,环境、陪体都很得体。人物虽然是背影,形态很清晰。这是一幅很成功的作品!
但是作者并没有认识到这幅照片的分量。由题目可以看得出作者思维并不是很清晰,题目的繁琐产生主题多元化。雾霾是时髦的话题,生活的艰难更是永久的话题,两个话题都想表达,结果互相削弱。 这里啰嗦的题目,是想突出环境与人的关系,因为大雾使人行路难。 作者忽略了主体人物最重要的画面语言——那些肩膀上的,手里拎着的东西。好像是一个女人,不管是男还是女,是一个农村的或者是比较贫困的人。背影也许比正面更能揭示一个人的艰苦生活、辛劳的程度。这是个比较沉重的主题。说其沉重,有着诸多社会因素,但绝不仅仅是因为雾霾。作者的题目把行路难归结于大雾,显然太浮浅了。 当然 主体放在大雾的环境中,有其特殊的效果,灰色不仅是一种气氛的烘托,也可以把杂乱的元素掩藏起来,使得主体更为突出。 . 经常看到一些这样的题目:很怕别人看不明白,把画面上所有的元素都概括在题目里,结果是主题被模糊,精华被掩盖。
这些话也说给其他摄影人,不论什么时候只要你打算按下快门,必须提醒自己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这张照片我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题目一定为主题服务。
2016.3.8 清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