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俘光掠影 于 2016-3-25 12:47 编辑
【拍摄絮语】
在一楼片拍摄思路的启发下,后来在何三屋庙会上,又抓拍了这张进香的片子。这张照片在后期反复裁剪了几次,越裁越狠。
原片人是整身的,正在登上庙的台阶顶。对这片子看着看着总觉得有了主题和基本的构思,但是隐隐觉得还是不够突出,感觉有点乱,冲击力不够,就裁剪掉进香人肩部以下的所有低效信息,只剩下肩膀人头,端详再看看,比以前简洁了,主题元素突出了。
过了一段时期,又拿出这张片子,又感觉着还是可以进一步简约,觉得牌匾饰纹边框也是多余,就又裁剪掉了牌匾的花纹边框,进一步突出主题,而且这样正好只剩中间的边框饰纹线把画面分成天地两界。
至此如上图:进香人手举高香位于左下大概黄金点,牌匾中间的花纹形成上下阴阳两界:画面下半部“凡界”的进香人和画面上半部蔚蓝的“天界”的“普度世界”形成呼应,中间的袅袅香烟是连接的两界的纽带!再通过后期特意稍微提亮氤氲的香烟后的菩萨面部,慈祥的菩萨手捏兰花指面部表情若隐若现,在青蓝袅袅的香蔼中,和进香人相面对,形成呼应。这样:进香人、高香、观音的面和手、香蔼、普度世界的主题字这些元素比较和谐的联系在了一起,构成进香祈愿主题。
一点体会,抛砖引玉,欢迎大家交流,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