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热河土人 于 2016-11-22 17:30 编辑
摄影随笔
“凄迷灯火”的美学
摄影作品的命题,可以引导读者的欣赏,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作品的价值取向。有的人问:是先有命题,还是后有命题?我觉得,都可以。好的题目有的时候反复修改,过后很久才确定,大有例子。关键是立意,在拍摄的瞬间,立意、主题决定了作品的分量,也决定了命题的方向。 而立意与命题,与摄影人的思想、观察事物的能力有关,与照相技术无关。若要成为真正的摄影师,除了钻研照相技术,综合文化修养是不可或缺的课程。
这里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老舍先生和齐白石先生是挚友,作家爱画,画家懂诗,二人之间有交往的轶事,被人们传为美谈。 1951年,老舍先生给齐白石先生写信: "敬恳老人赐绘二尺小幅四事,情调冷隽。 (一)苍苔被阶寒雀啄 渔洋山人句 (二)蛙声十里出山泉 查初白句 (三)凄迷灯火更宜秋 赵秋谷句 (四)还须种竹高拂云 施愚山句。 附奉人民劵三十万,老人幸勿斥寒酸也!
此年,齐白石老人九十一岁,应约为文学家老舍画了四幅作品,其中一幅是美学家经常谈论的《蛙声十里出山泉》,而《凄迷灯火更宜秋》是四幅中的一幅。 这是一个文学家和一个书画家在艺术领域对高层次艺术理论的共同探讨。流行说法是齐白石老人接到老舍先生送来的诗句后,用了三天三夜去思量如何实现老舍先生的设想,即将它变成具体的画面。
“蛙声”一幅用简略的笔墨在一远山的映衬下,从山涧的乱石中泻出一道急流,六只蝌蚪在急流中摇曳着小尾巴顺流而下,可以让人联想到,在交配季节里,青蛙那此起彼伏的叫声。虽然画面上不见一只青蛙,却使人隐隐如闻远处的蛙声正和着奔腾的泉水声,演奏出一首悦耳的乐章,连成蛙声一片的效果。白石老人以诗人的素养、画家的天才、文人的气质创造了如此优美的意境,把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准确地表现了诗中的内涵,达到了中国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高境界。
对于后一幅历来谈论齐白石绘画的人较少论及,下面简析这幅作品的特色。
先看构图。这幅作品的画笔主要集中在纸张的左上角,整幅画面虚实对比强烈,为了缓和这种太过强烈的矛盾,白石老人采取了“一炷香”的题款方式,在画面的右侧一题到底,但是一行的提款太单薄,于是白石老人便在右下方加题一行。题款的墨色浓重,画笔的墨色较淡,这样达到了平衡画面缓和矛盾的效果,看上去上面的部分不感觉过分的实下半部分不显得过分的空。再加上左下方的三方大印,这个画面更显得稳重,不至于上重下轻。在画面的左下方和画面的右侧用重墨加边界,空白的纸张就不再是空白的纸张,而是变成了一面墙,画笔集中的地方是窗内,一幅极简单的画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空间感,观画之人似于窗外窥探窗内之人。窗内之人深感秋日凄凉,然窗外自有知己在,窗内的孤独之人因窗外之人的窥探便变得不孤单了,这其中自有一份友情在。 再看构思。老舍的画题是“凄迷灯火更宜秋”,画面中的灯火是题中应有之义,而何为“凄迷灯火”,如何体现“凄迷”二字所显现的冷峻情调,则体现了画家的素养。白石老人用淡淡的洋红色画以斜笔,可见灯火是风中灯火,灯火摇动,随时有可能熄灭,风中之烛足见“凄迷”。另一个难题是“秋”如何表现。画秋景可以画枫树可以画残荷,白石老人只用四笔画一摇落之枫叶,更见秋之凄迷哀婉。古人语“一叶知秋”正是此之谓也。白石老人正是以极简之笔画极繁之意。
两幅画都是先有命题,后有作品。
上文本为谈命题,实质牵涉到立意,意境等美学观念;也谈及构图的空间布局等。我们摄影人在创作活动中有时立意、构图都做得很好,却失误于命题上,等于把一等品标了三等品的价。尤望摄影人不可小觑题目。
(——本文借鉴书画家秋萍 小兵与艺术 舒乙文作)
2016.11.22凌晨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