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 近 神 物
承德市区东望,山岭起伏中,有一 挺拔峻峭的石柱,擎天而立,直插云端。石柱高59.42米,上粗下细,形如洗衣用的棒棰,故康熙皇帝赐名“磬棰峰”,俗称“棒棰山”。磬锤峰为承德十大名山之一,古称“石挺”,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濡水(今滦河)又东南流,武列水入焉,其水三派合……东南历石挺下。挺在层峦之上,孤石云举,临崖危峻,可高百余仞……”。
康熙有诗赞曰:
“纵目湖山千载留,
白云枕涧报深秋。 巉岩自有争佳处, 未若此峰景最幽。”
前几年有文化学者来这里考证,认为此峰与近在咫尺的蛤蟆石体现了大自然中阴阳相济,互为依存的生命哲理,古代先人曾经做为生殖图腾崇拜。
旅游事业的发展中,人们流传这样一句民谣:
棒槌山上走一走,活到九十九;
摸摸棒槌山,活到一百三。
这些话也许是先人图腾崇拜的思想继续。
若说崇拜,承德市的摄影人无一不把拍摄到磬锤峰秀美、神奇的景色做为艺术的追求,在摄影生涯中无数次地走近他,瞻仰他,塑造他,传播他,歌颂他。磬锤峰确实神奇,朝晖云雾,夕阳晚霞,说不尽的美景,千变万化。大自然的变化,让人类即可触摸到他的规律,又难以准确把握这规律的脉搏,似曾熟悉,却又常常出人意外。一次次地攀登,背着沉重的背包,汗流浃背,渴望着,期盼着,等待着,有时大喜过望,有时恋恋地失望,磬锤峰的魅力就在这希望与失望之中把一个个的摄影人一次又一次地吸引到山中来。
2015年的6月,我又一次走近磬锤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