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31|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摄影到底怎么了?

[复制链接]
累计在线
100分钟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29 21:10: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摄影是艺术吗?(虽然这个问题争论了上百年了,但我也认为应该是)
既然是艺术,为什么在中国艺术界最高的中国艺文奖都已经举办两届了,唯独摄影总是落选哪?

   中华艺文奖评选章程
第一条 为表彰具有高尚精神、卓越才华和杰出成就的中华艺术英才,支持、资助其更好地进行艺术创造,推动文化艺术的繁荣与发展,体现当代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审美取向与价值取向,特设“中华艺文奖”。
第二条 中华艺文奖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和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创立,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提供赞助资金。
中华艺文奖是国家设立的文艺奖项之外,由国家级学术机构主办的最高艺术奖

第三条 中华艺文奖的奖励对象是在中国(包括港、澳、台地区)戏曲、话剧、音乐、舞蹈、绘画、书法、篆刻、工艺美术、艺术设计、雕塑、建筑、曲艺、摄影、电影、电视等艺术领域从事创作和研究的杰出的艺术家、理论家,以及为文化创新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成就卓著的其他文化工作者。
  (第三条包括了摄影,说明国家也承认是艺术)
第四条 中华艺文奖评选坚持公正、公平、规范的原则,严格标准,优中选优,宁缺勿滥。
第五条 中华艺文奖每两年评选一次。
第六条 中华艺文奖设“中华艺文终身成就奖”(以下简称“终身成就奖”)、“中华艺文奖”(以下简称“艺文奖”)、“中华艺文青年奖”(以下简称“青年奖”)三个奖项。
第七条 终身成就奖10名,获奖者各奖励人民币100万元,颁发奖杯(或奖章)和获奖证书;艺文奖10名,获得者各奖励人民币100万元,颁发奖杯(或奖章)和获奖证书;青年奖8名,获得者各奖励人民币60万元,颁发奖杯(或奖章)和获奖证书。

第八条 提名标准
德艺双馨,具有卓越的艺术成就或学术建树,为中华文化艺术繁荣发展做出突出贡献,拥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和文化影响。
第九条 评奖标准
(一)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应在艺术界或学术界享有崇高地位,艺道精湛,学养深厚,在专业领域做出重大贡献并具有持久的影响,其成就具有时代标志性和长远性影响,对艺术的发展起到过重要的引领作用,并体现出中国作风、中国气派。获得者年龄须在七十一岁(含七十一岁)以上(按评选当年的3月31日为期计算,下同)。
(二)艺文奖获得者在艺术界或学术界长期保持领军地位,对中国文化精神理解深刻且践行卓越;艺术才华出类拔萃,艺术创造力旺盛;其主要成绩具有标志性影响;艺术成就体现中国作风、中国气派,具有创新性,能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能够具有当代最高艺术水平。获得者年龄须在七十岁(含七十岁)以下。
(三)青年奖获得者的创造成果在艺术界或专业领域处于前沿地位,沿中华文化的主流价值取向积极实践;艺术才华出类拔萃,艺术创造力旺盛且潜力明显,艺术创造成果体现中国作风、中国气派,具有创新性、探索性,具有当代高端艺术水平。获得者年龄须在四十岁(含四十岁)以下。
第十条 提名和评选,在把握整体标准的同时,既考虑提名、获奖对象过去的贡献,也要着眼其艺术创造本身是否葆有当下持久性的影响,或当下仍以持续性的艺术、学术创造成果、具有典范性的社会行为令人瞩目。


      评委阵容强大  作为如此重量级的一个奖项,“中华艺文奖”的评委阵容也十分强大:主任委员由文化部部长蔡武担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卢志强、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担任副主任,莫言、余秋雨、梁晓声、尚长荣、姜昆、濮存昕、刘兰芳、高云等都是委员会成员。文化部部长、中华艺文奖组委会主任委员蔡武表示,中华艺文奖作为由国家级学术机构主办的最高艺术奖,其设立和成功评选,为中国国家荣誉制度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有利于造就能够发挥民族艺术特长、体现中国文化价值观、引领世界艺术潮流的艺术大师,提升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第一届(2011年)获奖者名单:
   终身成就奖-
    王昆(1925 -),女,我国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河北唐县人。她1937年赴晋察冀边区参加革命,1945年毕业于延安鲁艺戏剧音乐系,同年在歌剧《白毛女》的首场演出中扮演喜儿,并演出秧歌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后任华北联合大学文工团演员。代表作品有《南泥湾》、《秋收》、《夫妻识字》、《陕北道情》等。
   冯其庸,名迟,字其庸,号宽堂。江苏无锡县前洲镇人。1924年2月3日出生。中共党员。历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红学会会长、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文联理事、《红楼梦学刊》主编等职。以研究《红楼梦》著名于世。
刘国松、祖籍山东青州,1932年生于安徽蚌埠,1949年定居台湾,14岁在武昌读初中时开始学画。20岁转习西画。1956年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并于同年创立五月画会。1968年成立中国水墨画学会。来香港后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迄今,其间曾在美国艾奥瓦大学及威斯康辛州之史道特大学任客座教授。1977年当选为国际教育协会亚洲区会长。 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高级讲师。
  汤晓丹 (1910.2.22-2012.1.21) 导演。福建华安人。著名《渡江侦察记》电影的导演。
范曾、字十翼,别署抱冲斋主,江苏南通人,中国当代大儒、思想家、国学大师、书画巨匠、文学家、诗人。
  饶宗颐、男,1917年生,字伯濂、伯子,号选堂,又号固庵,中国广东潮州人。著名国学大师,香港中文大学、南京大学等学校名誉教授,西泠印社社长。
  贾作光、1923年4月1日生于辽宁沈阳,满族。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编导艺术家,中国现代民族民间舞的奠基创始人,北京舞蹈学院创建人,有“东方舞神”之誉。
  郭汉城,戏曲评论家。
  黄苗子、广东中山人。当代知名漫画家、美术史家、美术评论家、书法家、作家。
  韩美林、1936年12月26日生于山东,中国当代极具影响力的天才造型艺术家,在绘画、书法、雕塑、陶瓷、设计乃至写作等诸多艺术领域都有很高造诣。
靳尚谊,1934年生,河南焦作人。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院绘画系。中国美协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
  中华艺文奖艺文奖”获奖者9名,分别为刘大为、成龙、吴为山、杨飞云、杨丽萍、陈彦、郭文景、彭丽媛、濮存昕。他们均为中国文化艺术领域出类拔萃、成果卓著的领军人物,并被评选委员会认为是中国文化艺术界的中坚力量。
  刘大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成龙(香港著名电影演员、导演)吴为山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杨飞云(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院长)
  杨丽萍(中国舞蹈艺术家,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演员
陈彦(现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
郭文景(作曲家
彭丽媛(歌唱家濮存昕

“中华艺文奖青年奖”3名,分别为郎朗(钢琴演奏家),黄豆豆(舞蹈演员)和娘本(工艺美术大师)

一个摄影家都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202520分钟
沙发
发表于 2014-6-29 21:23:57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摄影界到底怎么了?

    “摄影界畸形发展的表现之一就是,大家见了面,不是交流业务,不是谈观念、谈技术,而是开口便问:‘你什么相机?’不比水平,比器材!这就好比文字工作者见了面,只关心对方用什么笔,这正常吗?”《吉林画报》执行总编乐夫说,“能否拍出上乘作品,关键不在相机,而在艺术积累,最便宜的傻瓜相机也能拍出精品。现在全世界高档相机的销量,属中国拔尖,一个相机动辄五六万元,玩四五十万元相机的也不少见,可我们在国际上有影响的作品又出了多少?舍本逐末,反映的是整个摄影界的浮躁!”

    “再看看摄协会员名单,一个普遍现象是,‘混迹’其中的官员、老板越来越多。如果他们真有水平,当然无可厚非,可实际上,他们往往拿着顶级相机,却拿不出几张像样的片子。为什么他们能进来?因为他们有权、有钱,能为摄协拉来赞助,能为摄协作贡献。可与此同时,令真正的摄影人寒心的是,一些确有水平的人,却无法迈进这个摄影人的家园——想入会,交钱!从500元到3000元,什么样的价码都听说过。不在于收钱多少,而是‘一切向钱看’搞坏了摄影界风气!”吉林市一位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说。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人士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2007年他参加第22届全国影展时,在某省展区惊讶地发现,入选作者中50%以上都是官员,而他们的大多数作品都乏善可陈,平淡无奇。“难道评委昏了头?这样的片子都能上国展,这说明什么问题?难怪有人把中国摄影界比为足球界,把摄影界形容为名利场。”

    “如今任何一个艺术门类的发烧友,恐怕都比不上摄影界的规模,全国玩摄影的人估计上千万都不止。各个艺术门类中,也唯独摄影界的人,成帮结伙、漫山遍野。爱好的人多,既是好事,也是坏事——就拿风光摄影来说,一万个人烀在一个地方拍片,题材高度一致,你复制我、我复制你,艺术变成了娱乐。明明是低水平重复,偏偏还要争名夺利,怎么办?一些不勤奋、不刻苦又急功近利的人,就开始走捷径,给评委送礼、公然造假……”吉林省一位李姓知名摄影人指出,圈内种种乱象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中国摄影的健康发展,这些乱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100分钟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6-29 21:24:45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届获奖者名单:(2013年12月19日,在人民大会堂颁奖)

  终身成就奖:才旦卓玛(歌唱家)、朱琳(话剧演员)、沈鹏(中国书法协会主席)、欧阳中石(书法家)、尚长荣(中国戏曲协会主席)、周小燕(歌唱家)、侯一民(油画家)、贺敬之(诗人、文化部原部长)、秦怡(电影演员)
艺文奖获奖名单:叶小刚(作曲家)、田黎明(画家)、朱乐耕(陶艺家)、李雪健(电影演员)、余隆(指挥家)、罗中立(画家)、赵汝蘅(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莫言(作家)、裴艳玲(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还是没有搞摄影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100分钟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6-29 21:48:11 | 只看该作者
侠客行 发表于 2014-6-29 21:23
中国摄影界到底怎么了?

    “摄影界畸形发展的表现之一就是,大家见了面,不是交流业务,不是谈观念、谈 ...

中国摄影是典型的沙龙摄影!你可以看看刘树勇写的《中国摄影界四种病》,都不好意思放到这里让大家看,我怕有好多人会脸红的。

  看你这么坦率,送一个对你来说很好的专题《基层》如何?实际上基层民警的甘苦你最清楚,估计你拍起来也会得心应手,真拍好了会获大奖的。尤其现在王瑶当了中国摄协主席,她可是搞新闻摄影的出身,还获得过荷赛金奖,我看她的思路也是要把摄影往正确的轨道上带,只不过现在有点积重难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202520分钟
5
发表于 2014-6-29 22:00:11 | 只看该作者
poised 发表于 2014-6-29 21:48
中国摄影是典型的沙龙摄影!你可以看看刘树勇写的《中国摄影界四种病》,都不好意思放到这里让大家看,我 ...

刘树勇被称为中国最激进的摄影批评家。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刘树勇好象只会“骂人”——这主要源于几年前撰写的“惊世奇文”——《中国摄影界 的四种病》,文章里嬉笑怒骂,几乎把中国摄影界的所有问题讽刺挖苦了一遍,以至于当时所有的摄影媒体都不敢(或不愿意)刊登这篇“檄文”,文章一压就是好 几年。其实,刘树勇更多的摄影理论和批评文章都很平和,尖锐而不失深刻理性的研究分析。

一箭中的,入木三分,淋漓尽致,精彩!绝妙之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100分钟
6
 楼主| 发表于 2014-6-29 22:14:04 | 只看该作者
侠客行 发表于 2014-6-29 22:00
刘树勇被称为中国最激进的摄影批评家。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刘树勇好象只会“骂人”——这主要源于几年前 ...

鲍昆的《雪月风花近百年》更是中国摄影评论史上最难得的一篇好论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57880分钟
7
发表于 2014-6-29 22:35:36 | 只看该作者
摄影是一门艺术,但是这门艺术由于自身特点,与其他门类艺术不同,是容易作假、掺假的艺术。这个界别的一些艺术家,也太需要净化了。大侠老兄上文说的问题,存在何止几年?搞音乐的、搞美术的、搞戏剧的、搞文学的,各门类艺术,虽然也会有问题,但哪个有摄影界这么复杂?摄影报和杂志上,时常就有揭短文章。揭露弄虚作假,浮躁不实的报道,看得人触目惊心。所以,有好多人,包括我们许多影友,根本就不参加任何评奖活动。就是为了避免和那些造假者、争名逐利者沾上不雅的名声。我们这些一般的摄影爱好者,没有必要为这些烦恼,我们喜欢摄影,是因为它给我们带来快乐,它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赋予我们活力和动力。那些可笑的、不洁的毛病,我们不去沾染,它也找不到我们。我相信,只要我们洁身自好,追求美好,远离低下,我们就会继续快乐,永远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120740分钟
8
发表于 2014-6-29 23:07:58 | 只看该作者
转帖


    著名摄影评论家刘树勇老师曾列举了中国摄影界的四种病,无论你摄影人还是爱好者,是否也“病在其中”呢?


关于作者:

     男 1962年5月,出生于山东省临朐县。1983年7月,毕业于南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到中央财经大学中文系(现为文化与传媒学 院)任教至今。80年代中期,始致力于视觉语言与叙事方式的比较研究。80年代后期,集中以中国书法为研究个案,比较研究中国视觉艺术中的表现主义传统与 西方抽象语言纯粹化的差异关系问题。

    刘树勇被称为中国最激进的摄影批评家。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刘树勇好象只会“骂人”——这主要源于几年前撰写的“惊世奇文”——《中国摄影界 的四种病》,文章里嬉笑怒骂,几乎把中国摄影界的所有问题讽刺挖苦了一遍,以至于当时所有的摄影媒体都不敢(或不愿意)刊登这篇“檄文”,文章一压就是好 几年。其实,刘树勇更多的摄影理论和批评文章都很平和,尖锐而不失深刻理性的研究分析。

    后来,刘树勇的《摄影家为什么出画册》、《图象的社会学功能》等几篇文章都在摄影界引起较大反响,《中国摄影界的四种病》也终于发表,当然不 是在传统媒体,而是在更为开放更为自由的网络媒体上,并很快在网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刘树勇也作为嘉宾在网上与摄影网友进行了现场的交流,一些传统摄影媒 体也破天荒做了相关报道。
    看一看中国的摄影界,有那么多的好相机和摸相机的人,可真正清楚为什么拍照片的人有多少,实在令人生疑。相机不断地更新换代,用的材料也越来越高级,摄影 者的表情和架式也越来越像个艺术家,可照片十几年了没见有多大长进。翻一翻那些花里胡哨的登满了婚纱摄影图片和风景照片的所谓的权威摄影杂志,看一看在堂 煌的美术馆中展出的那些制作和装潢都十分精美的摄影作品,再翻一翻几张摄影报纸,认真地读一读那些摄影界的理论“大腕儿”们写的那些不着边际的文章,便觉 得摄影界就像感冒发烧一样,有那么几种不大不小的流行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120740分钟
9
发表于 2014-6-29 23:08:42 | 只看该作者



第一种毛病是在摄影界有一帮貌似高雅的伪贵族以摄影界的权力拥有者为身份,构成了中国摄影发展的最大障碍

     在摄影界一些有些名气的人物中,这种人不少。他们往往谈吐不凡,出行讲究。他们往往是独霸一张报纸的摄影部门,相互间你抬我举,互相吹捧。他 们自以为是摄影界的权威和最高水平的代表性人物,架式不小,口气挺大,其实不过是一些靠一点儿小才气加年资、加那些年海内没人,再加惯会见风使舵混了个一 官半职的小小的既得利益者。因为这个缘故,他们还经常成为国内国外一些摄影展览或者是什么摄影比赛(鬼才知道为什么中国摄影界会有那么多的破比赛!)的评 委。他们总觉得自己出道早别人不少年,相机摆弄过好几茬儿,见多识广,手里掌握着摄影的真理。无论是发稿还是评奖,他们掌握着别人的生杀大权。在中国的摄 影界他们颐指气使,生杀予夺;他们手里掌握着传播媒体,撰写为中国摄影界定调子的文章,大有君临摄影界的姿态,霸气汹汹,十足的一副行会把头的嘴脸。

    曾几何时,他们在一个没有条件发烧摄影的年代,成为部队、厂矿企业、机关单位中令人羡慕的能够掌握相机的宣传人员。那个时代的摄影界,相对于当 时处于权力媒体核心的报纸记者来说,他们尚处在一个边缘的位置上,所以他们格外地用心,刻苦努力。他们在当时那种以政治利益为主导功能的摄影之外,构成了 一个新的富有怀疑精神和生命活力的群体。他们抗拒为“四人帮”时期的政治需要服务,不愿意被某一集团意志所压倒和引诱,他们以为他们代表了正义、纯洁、良 知和理想。他们但是粉碎“四人帮”后,他们很快便被可能居身于权力之中的利益所引诱和利用了,他们被作为一种新生的力量被利用来打倒另一种陈腐的力量。但 是,他们缺乏另一种准备,即先天存在着理论素养和文化积累贫乏的痼疾。他们长期与传统文化失去了关系,也在文化大革命前后的年代里与西方摄影的发展失去了 关联。唯一对他们的摄影起作用的是他们那种坎坷复杂的生活阅历和尚未被政治功利需要所濡染的朴素良知。他们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而在文革之后的一个特定年代里 备受人们的钦仰,比如他们曾经勇敢地拍摄了“四·五”运动。从他们许多人后来获得的利益来说,他们中的一些人其实是押对了宝,并因此而积累起来了自己的政 治资本和形象资本。

      他们很快在一个政治不幸遭遇可以交换得到相当利益的特殊时期,被人们看中并加以信任和重用了。出于一个时期的一种新的需要,出于此时摄影艺术 在中国人心目中所具有的神圣地位,也出于他们在摄影之外并无什么特别的才能和优势,他们中的许多人很快成了各大报刊的摄影方面的权威人物,并且很快分到了 房子,获得了职称、职位和在80年代初时无人指责和怀疑的声誉地位。就这一结果来说,这些人到80年代初时,已经达到了他们的颠峰状态。他们的摄影观念、 手法、可能达到的成就,此时已经到达了尽头。他们想超越四·五运动时的那种摄影观念,但就他们自身的积累而言,他们缺乏起码的理论准备,无法从更广大更完 整的角度去判断和从事摄影工作,因为他们的一切摄影活动都几乎是以直觉为其动力的。所以,像其它人一样不能免俗,这些名声显赫但严重文化底子准备不足的摄 影家“摄而优则仕”,很快便当官儿去了。当官儿没有什么不对,这种活儿总得有人去干。问题是当官儿不仅没有使他们在历史、文化、摄影美学发展的脉络等等方 面及时地补上这早就欠缺的一课,而且使这些文化底蕴不足的摄影家一下子处在了一个高高在上、掌握了中国摄影生杀大权的位置上。他们的这种先天的不足在80 年代中期以后的中国摄影发展中,很快便显现了出来,特别是当我们横向地与当代中国的美术界或者是文学界进行比较时,这种营养不良和先天不足更为明显。说实 话,这批人直到今天拍的照片,和他们20年前拍的照片并无本质上的不同和长进。他们依然在依靠早先对摄影的那种简单的理解和生活经验以及个体直觉力、甚至 靠一时的情绪冲动这几样东西来支撑起他们的摄影活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120740分钟
10
发表于 2014-6-29 23:09: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热河土人 于 2014-6-29 23:14 编辑

       与之相对应的是,那些很快进入大学进行深造,并且在80年代初、中期毕业的人中,有很多开始拿起了相机。他们没有什么名气,一切从头做起。但他 们一上手便重新与世界摄影的最新潮流发生了关系。他们也不受什么固定的框框约束,他们追随库德卡、威金、索德克、阿勃丝、雪曼、布拉塞、法兰克、克莱因、 马克,搞新闻摄影的一上来就是荷赛的美学指标。

      尽管这种追随有它的问题,但是,相比于这批充满活力的摄影新人来说,那些功成名就的摄影家理论及文化功底明显不足的一面开始显露出来。他们的 积累中似乎只有一个布勒松或者是亚当斯;他们多数是一些搞报道摄影的行家,但对摄影的复杂功能不闻不知,总是对报道摄影不自信,总是十分混乱地在觉得他们 是在搞什么艺术,好像不说自己搞的是“摄影艺术”或者是“艺术摄影”就是降低了自己的身分一样;他们十分内行而且严肃地在那里干一些怎样给照片起一个非常 “艺术”的傻名字之类的特别土的事儿;然后还对新起来的这些摄影家指手划脚,说这照片找不到焦距,那照片曝光不行,俨然一副教师爷派头;而且他们把持着国 内几份少得可怜的摄影报纸和杂志,死活不发表他们的东西,不让这些新生的摄影家冒出来。这些人的权威地位在一个摄影功能不断分化的时代,在一个艺术摄影的 观念和语言迅速转换的时代,在一个根本就不尿你那个权威地位的时代,受到了蔑视和挑战;相机的广泛普及也使他们过去那种谁掌握相机就等于是掌握了摄影的专 制地位迅速丧失了;而他们较早就熟知和习惯的那种摄影语言在今天也已经不足以使他们独霸天下了。仅就艺术摄影在今天的形态和发展而言,讲求思想和观念的显 现,讲求摄影与其它艺术语言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不清的新的摄影形态,使那些本来就缺少理论准备和没有观念头脑的摄影家们一下子就晕头了,一下子就亮出了 令人难堪的家底儿。就像我的一个朋友说的那样,那些毫无理论准备和功底的摄影界的权威人物过去看上去像个猴子一样,本来坐在那里时指手划脚人模人样还挺唬 人,可一旦把他们拉到今天这个他们靠直觉辛辛苦苦积累起来的经验已经无法判断摄影的时代,就等于是把他们哄到树上去了,结果我们看到因为着急和闹不明白而 在树上呲牙乱[敏感字]这些猴子们露出了平时我们看不到的两块红屁股。
     
     
但他们自己的感觉仍然很好,他们开始通过另外一种方式来显示他们的博学和有修养,比如在互联网上讨论讨论纪实摄影,说一些十二分小儿科的话还拿 出个挺严肃的架式来;再比如发烧音乐什么的。他们总要在人们面前表现出他们那种已经没有多大吸引力的权威表情来。你还得敬仰着他们,视他们为先辈,为无法 企及的高峰,仿佛将来随着他们的逝去,摄影也将会从这个国家消失掉那样。他们的感觉真是太好了,他们经常凭借着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在一些风景优美的地方组织 个什么发奖会,或者经常有人掏钱请他们到全国各地走一走,到处搞什么摄影联谊会,到处去找摄影界大腕儿的感觉,而且每到一处都会得到那帮摄影业余爱好者众 星捧月般的待遇。他们在地方上一旦出行都会有摩托车开道,警笛长鸣,招摇过市,向你显示他们是中国摄影这块地皮的绝对霸主,谁都怀疑不得!老子天下第一, 谁都得有求于我!中国不就是这么两张摄影报纸吗?不就是这么几本少得可怜的摄影杂志吗?你想发表照片出出名吗?你不求我求谁去?真是牛得一塌糊涂。其实, 除了一帮到现在还没有搞明白摄影到底是什么的头脑简单、被这些摄影“大腕们”唬住的发烧友之外,除了把那份报纸的订数提上来之外,已经没有什么人把他们当 回子事儿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关于承德摄影家网 网站章程 版主职责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 论坛版规

Archiver|小黑屋|

承德摄影家网 - 承德热河摄影家协会 ( 冀ICP备13006155号-2 )冀公网安备 13080202000445号  

GMT+8, 2024-11-26 00:02 , Processed in 0.04714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Design by 承德红璐科技

© 2014-2015 承德摄影家网. 站务联系:0314-5929858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