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热河土人 于 2020-2-10 12:02 编辑
土人说片
2017——71
让我们的摄影少些“机械地呆照”
中央电视台曾经重播浙江电视台播出的一组影像并加评论 。内容是一位衰弱的老奶奶站在斑马线的一侧,想要过马路。她连连摆手,汽车司机们视若无睹,连续有七辆车没有为老奶奶让路。一位黄色小车的司机看不下去了,将自己的车斜着占住两条车道,迫使其他车辆不得不停,为老奶奶争得了过马路的时间。黄色车占两条道,是违法的,但是这样的违法赢得了普遍的称赞,因为他的行为出于正义。另外七辆车主都受到了交警的处罚。
这是一次情、理、法的冲突和解决,其中的法规与道德的关系在这里不多谈了。由这件事做引子,我想说的是摄影。
很多照片中规中距,结构,光影、色彩,都挑不出毛病,但是读者很少感动,因为同样的照片看的太多了。
从摄影诞生那天起,就有人否认摄影为艺术。其主要的理由是艺术品必须具备两个先决条件:一是作品一定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感情;二是作品的不可复制性。我们的很多摄影人恰恰忽视这两个原则。关于作品的不可复制性,大家都明白。许许多多的风光片,都是不断地模仿,不多地重复。关于第一点,有人会问:摄影通过什么途径,或者什么方式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感情呢?我的体会是:第一,通过画面语言交流,让读者能够读得懂。第二,通过题目交流。题目如同人的脸面,能够识别区分,甲非乙,也非丙。题目还能表达智慧的思想、情绪。题目还能隐喻画面后面的东西。所以我一直强调,发表作品,一定要有题目。第三新闻纪实摄影类需要有文字补充说明。
都说“摄影是用光做绘画”。绘画的最大特点是:作者一定感于眼前的事物,通过自己的笔触重新解构、塑造出一个艺术的自然,有选择,有重组,有变化。绘画作品拉开了与它所摹写的自然之间的距离,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与回味的余地。这就是审美价值。
摄影,特别是风光摄影。相当多的作品,虽然大自然很美,但是读者感受不到作者的创作动机和情绪表达。大量的模仿,大量的相似,大量的复制,缺失自己“绘画”的手段,拍下的都是自然的表面。
艺术是一种感情的灌注,艺术家的感情是由个人的气质、经历、学养、修养所决定的。因此艺术品才会产生不可复制的特性。
承认摄影是用光作画,是光的艺术。但是对光的理解不一样,面对同样的景色,人的情感不一样,对照相机的理解不一样,技术的应用不一样,同时同地拍出的照片会有天地之别。有些照片,只能画归在“呆照”一类。因为没有题目,有时评论家的看法和创作者的创作初衷会产生很大的歧义。 人文类的摄影,题目的作用会更突出。比如2002年在承德市举行的第20届国展,其中一幅金奖作品《英雄探妻》,没有题目,谁也不明白怎么回事。有了这个题目,画面一下子就打动了人。
面对着美好的景物时,脑海里抹掉别人的画面,别人的模式 。不是机械地按动快门,不是原始的记录,产生一种自己需要的情绪表达。像开黄色车的司机那样,既懂规则,又敢于变通,换一种表现形式,变换一下结构,也许效果大不一样。
杨帆 2020 庚子 元宵节 修改
发表于 2017年11月19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