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大荒的老知青

[复制链接]
累计在线
47630分钟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6-7 19:54:3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四十多年前,有50万知识青年从全国各地来到北大荒,他们历时十余年时间,把血汗留在了这片黑土地上,把火热的青春留在了这片黑土地上。
无EXIF信息


是知识青年用心血和青春的浇灌,才使今日千里大平原成为万顷稻花香,举世闻名的北大仓。图为:水稻地里插秧
无EXIF信息


知青们的大豆喜获丰收。
无EXIF信息


建团初期,装运设施机械化程度差,许多外运物资和粮食装卸都是靠人拉肩扛,扛麻袋是当时最常见的劳动场面。年轻的真是怕扛包,不扛也不行,每个人都干,大冬天零下三十几度,扛完麻包后,全身是汉,棉裤棉袄都湿了,汉一消棉衣又是汉水冰凉。
无EXIF信息


那时候粮食上囤根本没有任何起重、装卸及输送带等设备,全凭人背肩扛。踏着十多米长的三级跳板颤颤巍巍的要向囤顶冲刺,粮食撤进囤里的那个霎间,艰辛与快感共存。
无EXIF信息


当时一个麻袋装满小麦是160斤,装满大豆是180斤。秋收的时候,知青们就往返于4米多高粮囤,时间最长时每天要工作12小时,平均每人要扛10多吨。背背、肩扛、装粮、上跳、入囤,一气呵成,这其中不乏一些女知青的身影。就是有了他们艰苦的付出,才有如今的北大荒,他们就是北大荒的铁脊梁,是他们铸就北大荒的辉煌。
无EXIF信息


这在现在年轻人看来,是不可想象的。照片来源自元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六师五十七团知青崔雅丽。
无EXIF信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关于承德摄影家网 网站章程 版主职责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 论坛版规

Archiver|小黑屋|

承德摄影家网 - 承德热河摄影家协会 ( 冀ICP备13006155号-2 )冀公网安备 13080202000445号  

GMT+8, 2024-11-30 18:25 , Processed in 0.061448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Design by 承德红璐科技

© 2014-2015 承德摄影家网. 站务联系:0314-5929858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