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累计在线
- 65560分钟
|
殊像寺是承德外八庙之一。建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仿山西五台山殊像寺而建。位于普陀宗乘之庙西侧,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是一座汉族形式的庙宇。寺内正殿为会乘殿,殿内供观世音、文殊、普贤。两侧各一座楠木万寿塔,内供无量寿佛。
关于建庙的经过,据说乾隆皇帝在《殊像寺落成瞻礼即事成什》中记述道:他陪同皇太后到山西五台山进香。山麓有寺叫殊像寺,相传是文殊师利菩萨显相的坟,塑有文殊像,所以叫“殊像寺”。皇太后默记文殊像貌,回京后,命人在香山雕了一尊石像,并建立“宝相寺”。由于“满洲”和“文(曼)殊”音近,所以清初五世达赖向顺治皇帝上奏时,称清帝为“文殊菩萨化身大皇帝”。后乾隆皇帝在广元寺受戒,也传言乾隆皇帝是文殊菩萨转世。于是乾隆皇帝在承德修建同名寺庙。“兹于山庄普陀宗乘庙西,营构兰若,庄校金容,一如‘香山’之制,而殿堂楼阁略仿五台山,亦名‘殊像’,从其朔也。”
当时,乾隆皇帝所看的佛经都为藏文或蒙文,没有满文经卷。他认为在满族统治的国度里,不可没有满文经卷,又因庙内喇嘛都习满文,于是在1773年(乾隆三十八年),成立经馆,译制满文藏经,一共抄写3部存于此庙经棚。可惜这3部藏经一部在日本,一部在法国巴黎,一部下落不明。
天王殿遗址,台阶有的后被修补过
鼓楼建筑还算保存的完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