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68|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清明节的老唱片

[复制链接]
累计在线
47300分钟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4 22:49:4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老山炮 于 2016-4-4 23:22 编辑

型号 : X-T1   产商 : FUJIFILM   软件 : Adobe Photoshop CC (Windows)   
光圈 : F5   快门 : 1/13 秒   感光度 : 800   焦距 : 26.6 mm   对焦距离 : -    
拍摄时间 : 2016:04:04 16:35:01   GPS信息 : -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墳上子孙来?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86060分钟
沙发
发表于 2016-4-5 08:42:49 | 只看该作者
图文并茂,长见识,认真拜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14620分钟
板凳
发表于 2016-4-6 08:10:29 | 只看该作者
用图片传播知识,太好了。发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33400分钟
地板
发表于 2016-4-6 09:27:54 | 只看该作者
好作品,好拍摄,有意境,佳作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90840分钟
5
发表于 2016-4-7 09:45:18 | 只看该作者
山炮老师不仅对摄像有研究,对历史和诗赋也有研究,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47300分钟
6
 楼主| 发表于 2016-4-7 20:31:35 | 只看该作者
陪你去听风 发表于 2016-4-7 09:45
山炮老师不仅对摄像有研究,对历史和诗赋也有研究,佩服。

过奖,不可以堪,还敬请多多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5700分钟
7
发表于 2016-4-11 10:55:35 | 只看该作者
光影漂亮,内涵丰富!欣赏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关于承德摄影家网 网站章程 版主职责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 论坛版规

Archiver|小黑屋|

承德摄影家网 - 承德热河摄影家协会 ( 冀ICP备13006155号-2 )冀公网安备 13080202000445号  

GMT+8, 2024-11-30 13:28 , Processed in 0.04674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Design by 承德红璐科技

© 2014-2015 承德摄影家网. 站务联系:0314-5929858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