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热河土人 于 2016-6-27 18:00 编辑
总版主评析——2016-——48
审美与价值观 —— 欣赏《驰骋绿茵》有感
一首很有名,很适合朗诵的诗《断章》,作者是著名诗人\翻译家卞之琳(1910-2000)。 请看他的诗句: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诗的上节撷取的是一幅白日游人观景的画面。它虽然写的是“看风景”,但笔墨并没有挥洒在对风景的描绘上,只是不经意地露出那桥、那楼、那观景人,以及由此可以推想得出的那流水、那游船、那岸柳……它就像淡淡的水墨画把那若隐若现的虚化的背景留给读者去想象,而把画面的重心落在了看风景的桥上人和楼上人的身上,更确切地说,是落在了这两个看风景人在观景时相互之间所发生的那种极有情趣的戏剧性关系上。 卞之琳的《断章》是20世纪中国诗歌史上传诵最广的佳作之一,该诗写于1935年10月, 《断章》全诗只有四句,不同的读者可以从中体验、感悟到不同的审美意蕴。
欣赏艺术品,有一条原则——“非个人化”。诗中的“你”可以代表或换成“我”或“他”(她),就与读者更为亲切,因为用了“你”,又使读者有一定的欣赏距离,诗人于是跳出了艺术境界的小我,诗本身的思想境界也具有了更大的开放性,为读者美丽的想象留下了更开阔的创造空间。一旦读懂了《断章》,哪一个富于想象的读者不会在自己的精神空间升起一座“灵魂的海市蜃楼”呢?
以这样长的话做开头,为的是说明一幅摄影作品。
作者是 东方欲晓 作者的站位非常好!
视野比较宽阔,上面一大片,下面一条线,在激昂、急骤的瞬间,把时间、空间都把握得准确,动与静的对立统一,画面结构的平稳、端正,很耐人欣赏。特便是下方一排人,是此作的亮点。 作者的创作思想值得推介: 不管作者是否了解卞之琳的这首诗,摄影与诗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我们流连于这首小诗含蓄隽永的意境和摄影画面留给人们哲理启示之中时,特别提示给大家的是,怎样突破固定思维模式,大家都在探讨。此摄影作品从一个角度打破了当前风光摄影中扎堆,几十人、几百人千篇一律,跳不出框框的问题。
你们在拍摄风景。我在拍摄你们。你们是一道更美的风景! 然而,我也要对作者说一点不赞同的意见: 题目是《驰骋绿茵》。“茵”字的含义:铺垫的东西,垫子、褥子、毯子的通称:绿草如茵,指平坦的青草茂密浓厚。“驰骋”,自然是指快速奔跑、追逐的马。 题目有指引主体、说明中心、引起关注的作用。 不说画面“’茵”字的体现不突出,也不应该是重点。 驰骋也好,奔腾也好,马群的照片,几乎每个上坝的摄影人都有,并不稀罕。我们看得太多了,已经不足以引动激情。但是题目还是着意让大家把注意力放在马群身上。 题目忽略了摄影人。如果用这个题目,画面中的人,无疑都属画蛇添足。我们构思画面的时候,立意本来很好,已经跳了出去,何以在命题的时候,又退了回来,买椟还珠呢? 谁是主体?都是主体。奔腾的马群与拍摄的人,一片与一线,一动与一静,对立而和谐的形式,包括内在的暗示意义,是有经验的摄影人必须掌握的一种协调手段。这种文艺创作手段让我想起了一些古典诗歌名句。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有“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句;李商隐《子夜郊墅》中有:“看山对酒君思我,听鼓离城我访君”句。清人陆昆曾在评解后两句诗时用了“对举中之互文”这个说法。诗句中这种“对举互文”的特征,表现在摄影作品的主题、主体的互换上,使内容相同,而功能、意义却发生了重要的改变。
有了好的原作,如同抱璞之玉。后期的调整和命题,如同剖玉开光,十分重要。 题目可以改变作品的价值。
在我们的网页上,经常会有题目与立意相悖的情形出现,这是审美价值观的表现。
其实这幅摄影可以有很多题目供选择,例如:一片与一线,我在风景外,风景线,焦点,追逐,潮……
中国需要卞之琳这样真正学贯中西,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高层次的学者诗人,摄影界也需要不随波逐流,能够萌发出创新时代的摄影作品的“断章”!
土人 2016.6.25
(本文引用了孙玉石、lvdie4229等作者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