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热河土人 于 2015-12-14 05:58 编辑
总版主评析 2015——84
嗟我农夫 ——诗经《国风·豳风·七月》
一幅令人动情的好作品 ——欣赏心灵舞动的《秋》
佝偻着腰,衣衫湿透,巍巍地站起,因为费力,不得不以手拄持玉米秸,支撑着瘦弱的躯体。望着应该收获的玉米地,此刻他在想些什么?他准备做些什么? 那须发皆白的苍颜,虽然只露出一点侧面,我们已经清楚地知道老人年岁已高,饱经沧桑。 一个垂暮的老人!一个正在劳作的老人!
看到画面第一眼,我便被吸引,眼睛睁大,心在颤动。农民一年的辛苦,到了收的时刻,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有过农村劳作体验的人,能够想象得出。一顶草帽遮挡不了风雨,一件汗衫明显看得到汗湿的痕迹。耄耋的老人,不能坐享颐养之福,还要为春种秋收而辛劳。茫茫的玉米地,寄托着一位老人的温饱的希望。
今天12月12日,很多人疯狂抢购的日子。此刻是早晨8点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凉了,我顾不得吃饭,一定要把我的感受先说给更多的人听。
这幅作品无论从哪一角度切入分析,都是难得的佳作! 多么统一的色彩,多么柔和的色调,多么恰如其处的构图,多么耐看的虚实,多么传神的身姿,多么内蕴丰富的背影,多么沉重的主题,……
可惜的是作者并没有认识到这幅作品的价值。鱼目混珠,将其混在组照中,以秋天为题发表。
我想到了朱自清刻画自己父亲的名篇《背影》,罗中立的油画《父亲》,想到了焦波的系列摄影《俺爹俺娘》;想到了刘和刚演唱的歌曲《我的老父亲》;想到了古诗“锄禾日当午,粒粒皆辛苦”,“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白居易的诗句“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田家少闲月,力尽不知热”。 立意,主题,思想——摄影人最需要的修炼!缺失这些,好作品会“蒙尘”!
农民脱贫问题,养老问题任重道远!
向大家推荐这幅作品。
如果是我的学生,这幅照片不能感动你,你就别玩儿照相机了!
2015.12.12早晨
补说:
电话与作者了解拍摄的过程,知道了是作者回乡偶遇。画中老汉已经80多岁,与儿子生活在一起,生活还算安逸。不是因为艰难,而是老人秉性勤劳。虽然年事已高,身体很好,不愿坐享其成,坚持劳动不已。看这幅作品,读者可多从赞美劳动人民的品质着想。
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