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热河土人 于 2017-2-3 08:23 编辑
今日立春,标志着春天的开始,
立春谈立志,立德、立言、立行 。
学《讲话》 明方向
(本文提到的讲话,主要指毛泽东和习近平两位国家领导人关于文艺工作的讲话)
春节到元宵节,是中国人民最重要的节日,是民俗文化,民间文艺集中展示,大绽光彩的时刻。摄影家抓住这个时间和空间,深入基层,深入民众成为中国摄影界的传统。
今天是正月初七,我想和大家一起重温领袖的讲话,对我们摄影人的创作应该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鲁迅先生1925年就说过:“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
2016年11月30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主席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推出更多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为我们的人民昭示更加美好的前景,为我们的民族描绘更加光明的未来。
习近平号召:希望大家坚持服务人民,用积极的文艺歌颂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时代的雕塑者。一切优秀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都源于人民,一切优秀文艺创作都为了人民。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立志创作出在人民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
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马克思说:“人民历来就是作家‘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以为人民不懂得文艺,以为大众是“下里巴人”,以为面向群众创作不上档次,这些观念都是不正确的。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的方法是扎根人民。只有永远同人民在一起,艺术之树才能常青。
文艺要服务人民,就必须积极反映人民生活。
习近平主席关于文艺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一贯的。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就已经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从这样的高度认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习近平指出: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
习近平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
习近平主席的思想与1942年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思想是一致的。
毛泽东在《讲话》中的许多话语,今天重新读来,依然感到精准、适用和深刻。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它紧密结合中国实际,确实把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用活了。
毛泽东《讲话》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归根结底可以把它概括为三条:一是彻底地解决了作家艺术家与人民群众结合的问题;二是高度重视创作主体的世界观和思想感情对文艺创作的功能与价值;三是创造性地揭示了作家艺术家审美情感实现的新方法和新途径。这些问题的解决在人类文艺思想史上,在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史上都是带有原创价值的。
学习毛泽东的《讲话》要先弄清楚我们的文艺是给谁服务的?用《讲话》的说法,即“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其他许多问题也就不易解决”。对此,《讲话》给出的答案是:“无论高级的或初级的,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这里的“首先”二字,既深刻又辩证,因为它把“为什么人”中的一般与特殊、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以及矛盾主要方面等问题,都合理地解决了。《讲话》一方面讲文艺要为“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为“最广大的人民大众”服务, 一方面讲“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这样,也就避免了片面性。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七十多年来,它像一面鲜艳的旗帜,指引着中国革命文艺前行的航程,同时也像一块真理的燧石,越敲打撞击越闪烁出耀眼的火花。
在文艺创作,特别是摄影创作中存在某些精神匮乏、内容空虚、脱离生活、价值倾斜、缺少理想、境界低下的倾向,一些作品散发着过度的游乐和商业气息。表面上看是由个人素质造成的,但深究起来,无不是在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的结果。
在市场经济、阶层分化、物欲横流的条件下,我们的文艺,我们的摄影,还要不要表现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还要不要表现社会底层和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文艺的服务对象还应不应当包括他们?这不应该是个问题。重读国家领袖的《讲话》,会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
2017.2.3立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