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热河土人 于 2013-11-30 21:53 编辑
不要棒杀,也不要捧杀
“棒杀”即无情打击,“捧杀”即阿谀奉承。
“棒”与“捧”都是形声字,偏旁的区别在“木”与“手”,“棒”从“木”字旁;“捧”从“提手”旁。棒杀与捧杀,方向相反,前者向下,后者向上,结果却相同——杀。
捧杀此典故出自《风俗通》:“长吏马肥,观者快之,乘者喜其言,驰驱不已,至于死。”五四运动中蔡元培先生5月9日在辞职启示中引用了这个典故,原话:“吾倦矣,‘杀君马者道旁儿’”。 意思就是说杀你马的人就是在旁边那些人给你马鼓掌的人,爱之者就是害之者,也就是捧杀。 其实,捧杀是一种更为隐蔽有效的“杀”法。对于无法用棒杀者,把他捧上天,一撤手,他就“自由落体运动”,摔个稀巴烂,叫做“捧得高,跌得重”。
有一篇小说,女主人公是个美女,是个“嫁大富豪专业户”,而且不久大富豪就去世。世人怀疑是谋杀,就是证据不足。某著名侦探千方百计想破此案,好久一无所获。最后侦探和美女真诚对话,美女承认是“蓄意谋杀”,而且坦言其经过:美女有一手烹饪绝技,用美味佳肴很快使富豪营养过度,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美女有一手床上绝技,用美色温柔很快使富豪纵欲过度,三疲(体疲劳、心疲劳、肾疲劳);在“请君入瓮”后,彻底修改遗嘱、高额人寿保险等等都易如反掌。要不了多久,富豪就在温柔乡中安乐死。法医是找不到任何证据的。结尾:美女对侦探说,你把我绳之以法吧!侦探跪下来说:你嫁给我吧!——这真是出人意料之极。 这就是捧杀的厉害之处。
棒杀与捧杀,虽然都能达到“杀”的程度,但如果让我们在二者间选择个“死法”,很多人宁愿选择被捧而“安乐死”:皮肉不受苦,人格不受辱,乐呵呵地闭上眼睛。
在摄影界,有没有棒杀呢?有,但是更多的是捧杀! 捧有没有前进的动力,当然有。对小孩子的教育方法之一是赞扬鼓励,被认为是有效的。本文说的捧并不等于是鼓励,而是脱离客观实际的吹捧,是不负责的假话!中老年人如果把捧当成动力,也或可再接再厉。怕就怕,像对小孩子一样,捧得过分,迷失方向,不辨是非,颠倒黑白,那就是“杀”。被捧到失去自知之明,即使没人捧也会自我膨胀,自吹自擂,。
目前的摄影界,网上评论流行上天言好事,说好话,讨好人,成为主流。棒杀或者骂杀的现象很少,谁也不愿意惹火烧身,自找麻烦。
论坛上一些评语热衷于不切实际的捧,客观的起着“杀”的作用。举一个例子(,都是朋友,只说事,不针对任何人,不要对号。):
一幅作品题目是:犹抱琵琶
(附图)
作者要表现的是花的欲出犹遮,绿叶掩抑的状态,借用白居易的诗句“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在《琵琶行》中逼真的描写了为自己飘零无助的身世而伤感的琵琶女不太情愿,似有羞涩的走出船舱的神态动作。 绿叶遮住半个荷花的作品很多,经常有人以“犹抱琵琶半遮面”为荷花摄影命题。半个脸被琵琶遮住,呈现的是含蓄的美、娇羞的美、踌躇的美、忍痛的美。 那是一种画意,又是一种诗情。
首先说这幅作品的主体,画中的主体是一朵花,显然太小了。绿叶过多,面积过大,颜色过重,喧宾夺主。让我们很难把注意力集中于花的容颜上。 再说虚实、浓淡,几乎无所表现。 拍摄荷花需要追求的是画意、诗意。这幅摄影作品有这样的效果吗?显然没有、构图没有特色,拍摄缺少技巧。 “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诗句,人们也太熟悉了,用其做题目,没有新鲜感。而且诗句被裁剪一半,表意不全。
第一次拿数码相机的人,就能拍出这样的片子,可以夸奖。作为已经学习多年的摄影人,拿出这样的一幅作品,显得很平淡,很一般。但是,我们的评语都是怎么说的呢?
下面摘录一些网上的评语:
1、题目好,欣赏。 2、绿中一抹红,对比不错 3、欣赏学习 4、能拍到这种程度,非常不错了,我们理应给予鼓励! 5、有意境,切题,欣赏学习。 6、题目取的好,欣赏。 7、欣赏学习 8、命题好,有想象力
没有一个人指出问题,提出不同意见。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这已成为一句广泛流行的教育名言。的确,在赏识教育中,有时教师一句鼓励的话,很可能会激活学生的巨大潜力,甚至使学生终身受益。一位全国知名的小学教师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每天准备一百顶高帽, 让每一个孩子天天高高兴兴地戴着高帽回家。 好老头、好老太太也是夸出来的。 但是类似上面这样的夸摄影,是夸不出高水平摄影人的!
不要棒杀,也不要捧杀! 鲁迅先生在《花边文学》之《骂杀与捧杀》中说:“批评家的错处,是在乱骂与乱捧”。
让我们重温古人的教导:“学不可以已”,“闻过则喜”,“师不必强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我们的标杆是国家级大师,世界级大师。《承德摄影家网》与影友要走进全国,展示中国摄影之乡的风采,需要一种谦逊、好学的态度;需要一种勇于探讨、攀登高峰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