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49年10月的中英街

[复制链接]
累计在线
47630分钟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1 19:26:2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10 中英街地处深圳市东部沙头角镇南部,是一条长不到250米、宽不到4米的小街。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前,街东侧属中方,街西侧属英方。

无EXIF信息

2/10 1898年刻立的“光绪帝二十四年中英地界第×号”的界碑,将沙头角一分为二,东侧为华界沙头角,西侧为英(港)界沙头角,故名“中英街”。
无EXIF信息


3/10 1900年3月16日,中英两国的勘界人员来到了沙头角,从海边开始沿着河道进行测量和勘界,在测量好的点位竖立了木质界桩。
无EXIF信息


4/10 界桩上书写着:“大清国新安县界”。
无EXIF信息


5/10 界桩在沙头角一条干涸的河道上一字排开、向前延伸着,把沙头角一分为二,变成了“新界沙头角”和“华界沙头角”。
无EXIF信息


6/10 勘界后不久,有人在河床两侧搭建房屋,陆续出现了摆摊做生意的乡民,这里逐步形成了一条小街的雏形,它就是今天的中英街前身。
无EXIF信息

7/10 1941年12月25日(香港人称为“黑色圣诞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从深圳沙头角进犯香港,驻港英军无力抵抗,当时的香港总督杨慕琦无奈宣布投降。香港被日本占领,开始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日治时期”。

无EXIF信息


8/10 1951年2月15日,广东省政府开始实行边境管理,所有人员均须从正式口岸凭深圳市的公安机关签发的《出入境通行证》进出境。
无EXIF信息


9/10 “中英街”非正式口岸,因而开始限制人流往来。加之建国初期中英关系仍比较紧张,中方开始执行政治边防和军事边防政策,港英政府则在“新界沙头角”实行“宵禁”,中英街变成了边防禁区。
无EXIF信息


10/10 中英街,拍摄于1949年10月。

无EXIF信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关于承德摄影家网 网站章程 版主职责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 论坛版规

Archiver|小黑屋|

承德摄影家网 - 承德热河摄影家协会 ( 冀ICP备13006155号-2 )冀公网安备 13080202000445号  

GMT+8, 2025-2-12 19:13 , Processed in 0.047711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Design by 承德红璐科技

© 2014-2015 承德摄影家网. 站务联系:0314-5929858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