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634|回复: 3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潜学必读_转一篇文章与大家分享

[复制链接]
累计在线
250400分钟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17 12:27:0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热河土人 于 2014-7-20 14:39 编辑

   徐殿奎先生对摄影的感悟

      这些都是我的一些思想录里面的东西,就是随时想起来,就把它写出来,大伙可以看一下。我觉得在我们摄影队伍当中,我有些这样的感悟,与大伙来共同的思考,包括我自己。
    1.拍摄的时候喜欢扎堆。
    摄影是一个独立的行为,不是放羊。要走出群聚拍摄的怪圈,独立完成。
    2.模仿的多,创新的少,没有自己。
    模仿就是克隆,模仿是中国艺术界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光是摄影界。
    3.喜欢拍摄一些拍烂的景点,不去寻找新的拍摄点。
    拍风景的多,拍有深度的纪实人文的少。现在是相机愈来愈精良,拍摄的照片愈来愈随意。
    4.拍摄具象的多,拍摄抽象的少。
    照相机就是一支笔。
    5.迷信大家、专家和获奖作品,缺少自信。
    自己疏忽自己,有许多的家和奖,含金量不高。
    6.喜欢拍好天气,不喜欢拍坏天气。
    其实你在世界上看,很多好的作品,尤其是风光作品,都是
在坏天气情况下拍摄的。
    7.不愿意拍自己身边熟悉的东西,喜欢舍近求远。
    8.现在虽然是全民拍照,但是照相的多,摄影的少。
    照相和摄影还是不一样的。人多力量不大,要用心灵按动快门。
    9.什么都拍,没有自己的目标,不懂得定位。
    10.喜欢传统构图。
    我喜欢画论当中“无法是法”。(沈阳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老师讲的)就是非常经典的画论中的一句话,没有传统的法是最好的法 。不要受这个拘束,非要拍什么黄金分割法,非要怎么样怎么样,那样就不会创新,大家都会一样。.
    11.我赞成这样的观点:“只会站着拍摄的人,不是好摄影家”。
    这是中国著名摄影评论家,新华社的陈小波的一句话。
    12.滥用PS。
    纪实摄影不要用PS,尽量用标准镜头拍摄,不给历史留下遗憾。艺术摄影可以不择手段
    13.审美的倾向与行为方式标签化,缺少个性。
    大家都叫好的作品,我认为:肯定不是最好的作品。
    14.创新必须有超前的思维和理念。
    好作品需要时间的沉淀。我喜欢梵高,著名的创新的画家!好作品是有生命的!象金子一样不管埋在那里,它都会有光泽。
    15.对自己看不懂或者不喜欢的作品不要轻易说不。
    这个只代表你自己的水平,因为你还没有达到更高的层次,所以你感觉不好。也许它真不好,但我们不要轻易说不好!以自己的这种摄影艺术欣赏水平来否定(别)人的一幅作品,这样不可取。

    16.当你感到摄影很难,拍不下去的时候,是你进步了。
    我非常欣赏郑板桥这句话:“画到生时是熟时”。我希望大家能记住。
    17.摄影是记录、是责任、是语言、是健康、是修养、是思想、是快乐、是艺术。
    这是我个人的感悟!我认为摄影是最好的保健品!摄影是世界性的共同的语言!
    18.爱看图像是人类的天性本能,是最原始的信息传播手段。
    绘画作品早于文字!


    所以我希望大家喜欢摄影吧!

                                     ——摘自《民生镜像》


           
无EXIF信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120740分钟
沙发
发表于 2014-7-17 13:34: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热河土人 于 2014-7-24 08:09 编辑



    非常好的教材!

    感谢闲画的转载。

    文中所说现象,虽然是个人自省,却具有普遍意义,尤其很符合承德的摄影群体,当然也包括我!

      建议承德摄影人都来认真读一读,学一学,对对号。

      承德的摄影资源丰富,但是这种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的动脑能力。模仿之风十分严重,缺少创造力,缺少艺术思维,比拼硬件,。乃至作品千篇一律,今年去年,你我他,相差无几。更有一些拿照相机多年的人,还不真正懂得什么是摄影。勘不破照相的茧壳。

    有的摄影人的集体活动,几乎就是旅游、消闲集会的另一种形式,学习研究、艺术交流的成分很少。群体应该有益于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但是以讹传讹,负面传染,自己不高,也会把别人也拉下来。

     数码相机,让任何人都可能拍出清晰的图像,但不等于会摄影。有的初学者,
以炫耀拥有高端相机为乐,忽视摄影艺术的基本功修炼,连光圈快门的原理以及之间关系尚不清晰,起步就把注意力投向PS。
      很多人,舍近求远,江南北国的跑,对身边、对眼前却视而不见。举例说:7月15日,几十年未遇的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暴雨,让承德市的多条马路瞬间变成波涛滚滚的河流。马路上出现种种惊、险、奇的场面和故事。但是承德摄影家网上只有雨石、萍香和一个刚刚拿卡片机初学摄影的年轻人在承德摄影家网上发了他们捕捉到图像。


      千里迢迢奔东北十多天,花费不菲,回来埋怨上当受骗。其实怨不得别人,“一万匹马‘ 的诱惑迷乱了个人心性,几千人拥挤着拍万马奔腾这一设计是当地经济利益的驱使,纯属广告行为,并不符合摄影艺术的创作特点,即使有精彩的场面,几千个人,同样的画面,又有什么用处?前些日,著名摄影家姜平来承德作报告时也谈到这一点。承德摄影人应该学学梦游散人、一加二、侠客行等人,他们的作品很难有雷同者,因为他们的精彩作品都不是大团伙作战得到的。

      徐先生说当你感到摄影很难,拍不下去的时候,是你进步了”。承德说这种话的人很少,相当多的人,一、二次获奖,便有一种踌躇满志,傲视天下,舍我其谁也的气概。
     承德摄影家网设有精华作品版块,所谓精华,是相对而言,是内部的比较,是为了推动学习。我们的精华很难与国家级的精华相媲美,我们当有自知之明。版主也有误判,切莫把精华太当回事。

     让人忧虑的还有:某些评帖华而不实,似是而非、指鹿为马,或者哗众取宠,不明所云,令人啼笑皆非。
误评误导,贻害大众。说几句别人不得要领,自己也不甚了了的“老道’、‘大气”,以证明有学问,有本事。学摄影没几天,就冠以“老道”、“经典”,这摄影岂不是太容易了,还需要学吗?   参加大赛,获得大奖,并不一定就懂摄影。认真听我讲课的人,大多不再轻易使用“大气”、“经典”、“通透”、“老道”之类的评帖语汇了。 学摄影,需要老老实实,需要认认真真,需要一步一个脚印,需要摈弃功利,需要感悟,既要有灵性,还要有笨拙。

    2014年7月15日出版的《中国摄影报》第3版有文章《90%的影友‘不会摄影“,是真的吗?》。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一位经常担任摄影大赛评委的专家说,总觉得大部分以致90%的摄影人都不会摄影。”
      ”是真的吗?“——对这个疑问,肯定不会有定论。因为我们说的”摄影“到底是什么概念,要看在什么背景下和什么平台上探讨,很难一概而论。无论你参加多少次学习班,如果不能从较高的层面认识摄影,谁都可能停滞不前,甚至陷入陈词滥调的泥沼,拔不出脚来。


     
如果你留心,会发现承德还有这样一种现象;二十年前活跃着的一大批老摄影人,如今很难看到他们和其他一大群人挤在湖边拍荷花,起大早拍晨雾。说明这些人已经悟出了某些摄影的玄机。

       承德摄影家网特别需要这样的摄影人:舍却冠冕堂皇的话,用自己的话谈谈什么是摄影,再佐以自己拍的照片。无论对与错 ,疑义相与析, 在网上发表,一定有益摄影之乡!



    闲画的这幅作品,寓意深刻:

   
无EXIF信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120740分钟
板凳
发表于 2014-7-17 14:14: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热河土人 于 2014-7-19 17:14 编辑



    推荐雨石对15日暴雨后马路的图片报道

     
无EXIF信息


     
无EXIF信息


    推荐凌波滦水的图片报道:
     
   
型号 : COOLPIX S51   产商 : NIKON   软件 : www.meitu.com   
光圈 : F4.1   快门 : 1/15 秒   感光度 : 400   焦距 : 17.3 mm   对焦距离 : -    
拍摄时间 : 0000:00:00 00:00:00   GPS信息 : -    


   萍香玉洁的图片报道:   

      
无EXIF信息


    气象、水务、市政等部门将会感谢这些可贵的资料。

   由三个人的照片 也可看得出,我们缺乏拍摄这类照片的经验,没有拍到震撼人心的镜头。

   
     推荐 侠客行《矿工们的妻子》   
      
无EXIF信息




    这类照片不可复制。具有历史档案意义。时间越久远,其价值越高。   而风光花卉类照片,复现的几率很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120740分钟
地板
发表于 2014-7-17 14:21: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热河土人 于 2014-7-19 17:17 编辑

  要求承德市老年大学摄影 荷 班的学员,反复阅读。

  再附加一篇妙文


     2010年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之后,评论家陈小波有文章:


        22类被<中国摄影报>摄影大赛淘汰的摄影作品  


    三十多年前,摄影对于中国百姓是很奢侈事,可能一千家人中才有一家人有很拙的照相机,有了照相机就可能莫得“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有照相机,又有暗房的人家更少,普遍是一两个月照完一个黑白胶卷,都照的是纪念像,或到此一游,最后又拿到像馆给钱冲洗……用那阵的眼光看,现在好多人照的相片,都可算当年省市级影展的获奖作品。

  现在,有了数码相机,把世界第一的柯达公司都挤垮了,上亿人在耍(玩)照相机,上亿人在旅游……于是,啥子题材的摄影都出现一窝蜂的现象,哪个照哪儿照得好,就有上万人去效仿;于是,就有了“22类被《中国摄影报》摄影大赛淘汰的作品”,甚至不管你照得有多好。

    1、 元阳梯田、婺源宏村西递、壶口瀑布、滩涂

  2、大漠驼铃、草原骏马、安塞腰鼓、乡村戏台;

  3、荷花、油菜花、胡杨林、大草甸子

  4、把大自然拍成明信片的照片;

  5、蹦蹦跳跳的照片——在鸟巢前跳、在**跳、在黄河边跳、在古老的小巷子跳、在浙江有光影效果的民居里跳;

  6、纯粹招揽游客而举行的民俗活动的照片;

  7、杀猪、杀羊、杀的照片:这次居然出现了一头活着的驴被活活塞进沸腾的大锅里的照片;

  9、给老伴剪指甲、搓背的照片;

  10、刻意表现老人皱纹或刻意拍摄孩子脸上鼻涕的照片;


      11、姜健式的乡村环境肖像、宋朝式的矿工肖像、阿音式的蒙古族人像——如果你还不能有新的方法超越他们就可以暂时不拍;


  12、恶俗的人体照片;


图片来自网络

  13、颜色调试过度的的照片;

  14、制作过于粗糙的照片;

  15、鱼眼、大广角、所谓视觉冲击力的照片;

  16、脏乱差的照片;

  17、题材选择和形式表现过于艳俗、庸俗的照片;

  18、已经在其他赛事上得过两次奖以上的照片;

  19、一看就是一大堆人扎堆拍摄出来的照片——无论是纪实还是风光;

  20、拍摄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摄影者扎堆进行拍摄活动的照片;

  21、一个摄影者在一个地方拍摄的十几个甚至几十个雷同照片;

  22、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摄影者在同一个地方拍摄的雷同照片;

  因为摄影艺术主张创新,哲人说,效仿与重复绝不是艺术。我早就撰文说过,摄影不是国营、集体企业,摄影是个体劳动,哪怕肩挑背磨;摄影只有互相学习技艺,没有二人四人八人的花轿;一个成功的构思,再到成功的创作是艰辛的,好多人就不劳而获,去一味效仿,实际是剽窃。

  一个创新的成功的构思,是需要摄影家具有一定的内在修养,而且是方方面面的修养,同时也应有厚实的阅历……这方面,中国搞摄影的人,往往艺术修养都较薄弱。现在,摄影的成本主要是器材,于是就多产高产,一照就一筐一箩的照,又一筐一箩的倒出来——发上网……《中国摄影报》也做了一件好事,喊大家不要再去打群架。

  话又转来,真是按那22类去注意,好像就没有好多题材可以拍了,不过不要担心,摄影家的眼睛是用来发现美的,不为人知的题材还有的是,你不为了参展、参赛,自己想拍啥子都可以,


     “舟戈”先生的言论引发了诸多摄影同好的讨论,其中,有一位名为“语之颜”的网友说:“我认为摄影除了爱好和勤奋这两个因素以外,更主要的还是要看一个人的灵性、悟性、修养以及运气了。其实,现实生活中处处都有美的存在,关键是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25190分钟
5
发表于 2014-7-17 15:42:14 | 只看该作者
拜读,感悟颇深,我也是搞了20多年摄影的人,从快匣子用到了数码单反。但始终没有悟出摄影的内涵和真谛。以前由于工作的原因主要拍纪实照,但我偏偏讨厌的就是纪实照,认为他很没有意思,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用胶卷拍的好多作品都是很有意义,但都已经失落,永远无法补回。后悔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25190分钟
6
发表于 2014-7-17 15:53:39 | 只看该作者
摄影的人多了,就像蜘蛛结网,爱好摄影的人一个圈又扩出一个圈,每扩出一个圈都比原来的大,人也越来越多,但是所有的人都是来围绕里面小圈来画大圈。最终没有创新,只是圈、圈、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202520分钟
7
发表于 2014-7-17 16:10:32 | 只看该作者
摄影是记录、是责任、是语言、是健康、是修养、是思想、是快乐、是艺术。
    这是我个人的感悟!我认为摄影是最好的保健品!摄影是世界性的共同的语言!真知灼见,字字珠玑,好文章,认真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85430分钟
8
发表于 2014-7-17 17:41:20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受益颇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36900分钟
9
发表于 2014-7-17 17:50:12 | 只看该作者
句句精辟,受益匪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15910分钟
10
发表于 2014-7-17 20:38:44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经典之言,读懂读懂再读懂,学习学习再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关于承德摄影家网 网站章程 版主职责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 论坛版规

Archiver|小黑屋|

承德摄影家网 - 承德热河摄影家协会 ( 冀ICP备13006155号-2 )冀公网安备 13080202000445号  

GMT+8, 2025-1-11 01:22 , Processed in 0.051751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Design by 承德红璐科技

© 2014-2015 承德摄影家网. 站务联系:0314-5929858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