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78|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师兄,你迈错步了!

[复制链接]
累计在线
120730分钟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3-16 02:57:4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热河土人 于 2015-3-16 03:09 编辑

   师兄,你迈错步了!    师兄,你迈错步了!


    “棒喝”是禅宗师家接待初学者的手段之一,在藏传佛教的寺庙里有管事的铁棒喇嘛,就是在喇嘛们念经的时候负责监督作用的。有时人们用作比喻促人醒悟的警告,成语“当头棒喝”即来自佛教。人的一生中会有意无意的不断犯错。知错改错,不断进步;知错不改,错上加错。如果有人经常在身边提示你、警示你,会少犯或者不犯错误,那该是多么幸运、幸福的事啊!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正读中学,值中苏国际关系紧张时期,人民日报发表了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作的散曲《某公三哭》,反复吟诵,好不赞美! 知道赵先生是佛教大德,于是对佛教也心生好感。
     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所工作的学校开办了全市第一个旅游职业教育班,我承担其中一部分课程,需要宗教方面的知识。我开始对宗教、对佛教的书籍接触、研读。订阅了社科院宗教研究所出版的《宗教研究》,佛教协会出版的《佛教文化》《法音》等几种刊物,也曾到北京佛教协会拜访,也曾经给赵朴初老写过信。关于宗教的书籍买了不下百余本。看的书多了,方知佛教对中国文化影响之深之大,但是我并没有走上信教的道路。我所订阅的刊物总是负责收发的门卫第一个看到,日久天长的熏陶,一位工人师傅由感兴趣到笃信佛教,后来成了真正的居士,比我有佛缘。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菠萝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初读《般若菠萝蜜多心经》, 好晦涩,好难懂,似如面对着漆黑的暗夜。强记硬背,读的次数多了,渐渐的如黎明前的天空,愈来愈明朗起来。一个朴素的对世界的理解以最精炼的字词,最简洁的语句,凝炼而深刻地阐述,让我眼前明亮。一切都变得通俗明白,那铿锵的节奏如诗如歌,朗朗上口,如醍醐灌顶,身心俱畅。

    曾有人直截了当地问我你信佛教吗?我一时不知如何做准确的回答。学习不等于入教,研究不等于笃信。如果说不信,却又十分敬重。
    于是,我从另一个角度回答。我说:历史上很多名人同时也是佛学家,如:康有为、谭嗣同、章太炎、林则徐、岳飞、陶渊明、白居易、杜甫、柳宗元、苏东坡、李白、司马光、王安石、李叔同、鲁迅,乃至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瞿秋白……
  
    给你介绍一些名人的言论吧——
    梁启超说:佛学广矣,大矣,深矣,微矣,切于人事,证于实用,实天地间最高尚圆满,深地著名之学说也。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
    马克思说辩证法在佛教中已达到很精细的程度
    孙中山说佛学乃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
    爱因斯坦说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

   
         
型号 : CYBERSHOT   产商 : SONY   软件 : ACD Systems


      我当校长的那些年,有时接待上级或者外地来宾旅游参观,我亲自做导游。在寺庙里,我说:“佛教的世界观有唯心的成分,也有唯物的成分”“比如普宁寺的建筑就是对佛国世界的一种比较客观的物象阐释“。其实,佛教的一些思想是进步的,我引中国早期革命家瞿秋白做例证,瞿秋白说过这样的话:正是无常的社会观和菩萨行的人生观,引导我走上了革命道路。“无常”,即“不是固定不变,但是变也有规律”,”菩萨行”即是“一心利大众,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心忧天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每每有专业导游员跟上来“老师,我想跟你学习……”我赶快找托辞躲避,唯恐以讹传讹。

       在职的时候,我从来没有参加过宗教活动。但对马克思说即使阶级消灭了,宗教还会存在的话一直耿耿于怀。退休以后,有了闲暇,为了扩充知识,为了深入认识和感受宗教。因此特意走进过基督教、天主教的教堂,参加他们的宗教仪式。
     有一次到普宁寺佛堂参加佛教信徒的活动,和众多居士同声念佛。出家信佛者称僧人。藏传佛教对僧人又称喇嘛。在家信佛者称居士,居士们以妇女和老年人为多。 念佛活动中有一项仪轨是转佛。信士们披着僧衣,排着长队在大雄宝殿前,呈弓字形行列缓缓往复行走,口中念诵阿弥陀佛
    伴着铃罄的节奏,一步一步,好似走在很长很长的路,遥远而无极。阿弥陀佛的佛号声在人们的嘴中同声呼出,在四周的佛殿空间回响,回响……

    走在队伍的最后边,沉迷于宁静虔诚之中。
    忽然一个声音在我耳边响起:师兄,你迈错步子了!
   我心头一惊!这声音平和,温馨,却又如雷鸣,让我似遭棒喝。
一个年长于我的妇人,温和地看着我说这不是散步,是在修行。每一步都要与佛心心相印。每念一次阿弥陀佛,左右腿各迈动两次,要有节奏,踩在点上。 你看看大家是怎么走的。

      我脸红了。我自以为有文化,自以为学佛有根基。对面前这些信士们心有藐视。却不料,我连基本的步子还不会迈,浮躁得令人见笑。
    人之有错,常在不知错中。沾沾自喜时刻, 有人说一句你错了该是多么简单的事,却又是不容易的事。在世风不古的时期,更显可贵。人不需要讲求面子,错了就认错,有多大的力量就表现多大的力量。但是人又都讲面子,或文过饰非,或明哲保身,失却真诚和坦率。
      当你走进佛寺,口念阿弥陀佛,祈望佛、菩萨的保佑和引渡时。须知自度是功,度人是德,自度靠定,度人靠慧,佛法就在身边。如若心无善念,不管你念了多少遍经,焚燃多少柱香,与不念不烧无有区别。
     佛教中讲魔,广义的魔就是拿自己的错误折磨自己。虚伪的因必得幻灭的果。近水识鱼性,近山识鸟音,深入佛法中,方知真中珍。 当官当久了,权威、权势日盛时,很难听得进忠言,更不愿听批评。这时候耳边的“棒喝”比金钱权势更为珍贵。即使是普通人,生活中有人常在耳边说你错了”,也是一种福分!
     
    冬日虽然冷峻,眼前所有的人都目不斜视,坚定平稳。我心中的感动超过脸红,开始束敛心神,调整步子,重塑心、形。 步履融入大众,才觉声声入耳,佛入我心。渐渐的,心无杂念,胸襟荡然,沐浴在菩提智慧的清泉中,不觉万物,不觉时空……


                                                    杨 帆
                                          y-f   2008.12 初稿
                                         2015314日再读再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38400分钟
沙发
发表于 2015-3-16 08:49: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温泉 于 2015-3-16 08:54 编辑

杨老师好文章,发人深省,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能够原谅别人的错误并能帮其改正,这大概就是佛家所说的渡己渡人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65560分钟
板凳
发表于 2015-3-16 09:57: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狼眼 于 2015-3-16 23:17 编辑

   非常好的文章,令人深思。   当你走进佛寺,口念阿弥陀佛,祈望佛、菩萨的保佑和引渡时。须知自度是功,度人是德,自度靠定,度人靠慧,佛法就在身边。如若心无善念,不管你念了多少遍经,焚燃多少柱香,与不念不烧无有区别。很赞同这句话!学佛其实就是已佛为导师,修行、修性、自我改造,与坏习气作斗争。佛不是人们解决实际生活中困难,更不是升官发财的工具!身心健康才能度一切苦厄,一切美好!
   当官当久了,权威、权势日盛时,很难听得进忠言,更不愿听批评。看到这句话我想起一件事,大概有十年前我看到有一位游客烧香,把燃烧的香直接拿进殿里边,这时候我们同事上前去说“殿内不让烧香,把香放香炉里边”,那人很不乐意的出去了,他想让我们道歉,随后他的导游过来跟我们说“刚才那个人是某某局的局长,你们不能说他,你们要向那局赔礼道歉。”我想说:第一,国有国法,庙有庙规,你要遵守这里规矩。第二,不管你是什么局长到这里来都是信徒或游客,人人都是平等。我们并没有错误为什么要道歉。之后那导游找了管理处的熟人,想通过熟人说服我们,还想让我们赔礼道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38400分钟
地板
发表于 2015-3-16 10:03:37 | 只看该作者
狼眼 发表于 2015-3-16 09:57
非常好的文章,令人深思。   当你走进佛寺,口念阿弥陀佛,祈望佛、菩萨的保佑和引渡时。须知自度是功, ...

真是官越小威越大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1140分钟
5
发表于 2015-3-16 10:26:34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看了很受教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120730分钟
6
 楼主| 发表于 2015-3-16 19:08: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热河土人 于 2015-3-17 06:24 编辑
狼眼 发表于 2015-3-16 09:57
非常好的文章,令人深思。   当你走进佛寺,口念阿弥陀佛,祈望佛、菩萨的保佑和引渡时。须知自度是功, ...

           说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120730分钟
7
 楼主| 发表于 2015-3-17 06:24:53 | 只看该作者

         推荐狼烟的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关于承德摄影家网 网站章程 版主职责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 论坛版规

Archiver|小黑屋|

承德摄影家网 - 承德热河摄影家协会 ( 冀ICP备13006155号-2 )冀公网安备 13080202000445号  

GMT+8, 2024-11-15 09:35 , Processed in 0.05063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Design by 承德红璐科技

© 2014-2015 承德摄影家网. 站务联系:0314-5929858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