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热河土人 于 2014-2-6 13:43 编辑
人 日 的 祝 福
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唐代之后,更重视这个节日。每至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
人日节也是仕女出游与文人墨客登高赋诗的日子。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色不忍看,梅花满枝空断肠。身在南蕃无所遇,心怀百忧复千虑。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这首诗证明唐代的人日节,已不仅仅专用作祈祥祝安,又衍添了一层思亲念友的气氛。 清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人日》:“初七日谓之人日。是日天气清明者则人生繁衍。 杜甫草堂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他曾与友人高适等于“人日”--正月初七在此作诗,互表思念之情。自清朝后期开始,每逢正月初七成都市民会一大早就出家门,或携妻将子,或呼朋引伴,扶老携幼,相偕至草堂凭吊“诗圣”杜甫,并逐渐成为当地春节期间一个特有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 清代四川学政何绍基为草堂撰有一联:“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就是记人日游草堂的习俗。 广东地区人日习俗郊游赏花登高饮酒,人日这天是全家人相聚的重要日子,同样讲究“人齐和吉利”,在老广州心中,这个节日的重要性不亚于除夕、开年。按照古老习俗,这天早饭要吃七种菜(芹菜、芥菜、菠菜、青葱、大蒜等)制成的“七宝羹”和“董天饼”(在露天中煎成)等。人们用五彩丝织品剪成人形,或用金箔刻成人形,挂在屏风或帐子上。
人日称体重,也是一些地方的习俗。人日时,男女老少都要用镑称称量体重,人的生日嘛,自然要关心一下人的身体情况。
时至今日,也有在外的游子在年前回家,过了人日节才能远走他方。人日节这天不出远门,不走亲串友,在家团聚。人日节下午一般吃长面,也叫拉魂面。意即过年时人都走东串西,心都野了,人日一过该准备春耕生产了。故而吃拉魂面,把心收回来,全心全意应对春耕或者其他工作。。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6455.png
祈求健康是人日的核心。
我也把对生命的祈福,对健康的祝愿送给我的亲人,送给我的朋友,送给所有的好人!
在我的相册中保存有几位八十余岁,或者接近八十的承德科技文化艺术名人的照片,发布在这里。
衷心祝福他们健康长寿!
书法家、画家、篆刻家、作家石奕先生
摄影家,名记者季增先生
医学专家于春兰女士
承德活地图、历史民俗专家尹忠
著名作家、书法家郭秋良先生
翻译家、作家于广达先生
书画家、篆刻家吴广新先生
地理学家、摄影家董焕章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