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热河土人 于 2018-3-12 09:39 编辑
双峰寺甸子村的背哥表演
背哥.抬哥之考释
背歌,背哥,背竿,背阁,用字有异,音相近,指事相同。究竟用那个字更准确,本文做以探讨。
背哥(阁)、抬哥(阁)是我国最古老、最稀有的民间传统艺术之一,表演时,可以看到 4—10 岁的小演员在半空中潇洒自如地表演各种优美动作,飘飘若仙童下凡。 元宵节看花会,背阁、抬阁是最为精彩的表演项目,最赢人眼球,摄影人也以为拍摄重点。在承德的隆化县、承德县多个农村,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表演项目。
很多人模仿语音跟着叫,但是闹不清“阁”“哥”究竟哪个字对,有的说上面表演的是小孩,小孩也叫小哥,所以应该叫背哥,还有的说因为表演要使用竹竿,应该叫“背竿”。 为了求真,我查找了些资料,汇集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学习解惑。 阁,字义: 类似楼房的建筑物,止扉谓之阁。
有背哥、抬哥表演形式的地区很多,河北、河南、山西、内蒙,都能查得到记载。有些地方说自己是发源地,有些地方已经申报非遗项目。
一、 先说说起源
1、 河北束鹿县的说法。 背哥起源于放风筝。风筝是受风力作用而飞上天空的,无风则无法放飞。在无风的天气里,人们就用竿子举着风筝取乐,曾一度出现竿举风筝舞。大约在元末明初,举风筝演变为“背蝶”。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时,束鹿百姓就曾在御道边“举筝蝶迎驾”,谓之“背蝶”。 “背蝶”这种民间艺术还曾经发展出背蝶舞剧“梁祝三蝶”。明末清初又有“背鸽”衔粮出现,象征国泰民安。后有逐渐发展为背纸人、草人,谓之“背童子”,成为庙会、道场的表演节目,得到广泛普及。十九世纪,湖广总督张之洞到宁晋县营台村真武庙进香时,专门观看了束鹿县背童子载歌载舞的宏大场面。清朝末年,背哥曾在束鹿县各村镇广为普及,并发展为背活人,咏歌作戏。由于所背活人皆男童,故称“背哥”。
2、河南安阳的说法
安阳首个地方叫曲沟。当地人称,曲沟原名干戈沟。相传2500多年前,孔子率领众弟子周游列国时途经此地,恰逢天色已晚,便命弟子在此停车住宿。孔子一听此地为干戈沟,名字不吉利,便想绕道而行。村民们听说孔子来了,纷纷出来迎接。入村后,孔子觉得这里民风淳朴,与干戈沟的名称不太相符,便说:“我的故乡曲阜,物阜民丰,是至善至仁之地,将干戈沟更名为曲沟如何?”从此,干戈沟改名为曲沟。 孔子在此讲学数月之久,离开当日,村内有名的歌手、舞者一起欢送。为了能让孔子在更远的地方能看到村民的热情,歌手和舞者站在桌上边唱边跳。尽管如此,村民觉得还是难以表达对孔子的崇敬之情,便把手中的鲜花放在桌上,抬着桌子,边走边唱,欢送孔子,把孔子一行送出很远。后来,有人把这种艺术形式命名为“抬歌”。
有村民介绍说,到明朝时,艺人们将高桌装饰成了亭台楼阁的样式,给人以空中楼阁的感觉,“抬歌”也因此更名为“抬阁”。
3、 河北阳原县流传的说法,
曲长城背阁已有几百年历史,是流传于阳原民间的一种独特的舞蹈形式。
二、 背阁(哥)与抬阁(哥)的关联
据考证先有抬阁后有背阁。 抬阁,又称“古楼”、“高台”,是用铁棍和木料制作一台古阁,阁上绑缚角色表演故事,由八名壮汉抬阁而行,故称“抬阁”。在山西晋中的徐沟、交城一带,俗称“铁棍”,有“南庄的火,太谷的灯,徐沟的铁棍爱煞人”之说。
曲沟的抬阁分平阁、高阁,平阁只设一层架子,表演者或站或坐其上表演,高阁也被称为“铁枝”,制作表演较为复杂,即在主架上再分上、中、下三层,每架的分枝上分别安排不同的表演者。 高阁主枝高3至8米,主枝和架子不仅要坚固,还要轻巧、巧妙,能承重,又得满足不同造型要求。同时,高阁表演要用道具和表演者的衣饰等遮掩架子,使观看者看不到架身,如同表演者真的站在空中。 表演时,为保证表演者安全,“阁”旁可见伴随修行者手持长叉,而这些长叉除为表演者传递道具外,还要维持架子平衡。 上阁表演者多为儿童,一来儿童体轻,可减轻抬阁者负担,二来上阁表演的孩子更易受人宠爱,“女孩上过装,婆家不用相,男孩上过装,媳妇随便相”等俗语也说明这一点。 一般由3至5名儿童上阁表演,上阁儿童稍施粉黛,面庞粉红,在架子上做出多种动作,并结合扮演的角色和人物特点做出多种表情,活灵活现。演出时,锣鼓声声在人群中缓缓走来,大大小小、高高低低,场面蔚为壮观。
承德县三道沟门村的表演
经过数百年来的不断完善和创新,抬阁的“阁”逐步向高、峭、奇、险、美的方向发展,它的行走表演也从过去的人抬,演变为人抬为虚,实为将阁固定在车轮上。每台阁上的演员最多达5位,并已将戏剧与杂技融为一体,木艺、铁艺、画艺、扎艺、服装、道具、乐队等集于一身,是一门高台行走表演艺术形式。它主要有转阁、云阁、灯阁、水阁四种表演形式。演变后的抬阁不仅名称发生了变化,内容也由单纯的唱歌变成了演绎故事,并同锣鼓、号角等乐器相结合,配合秧歌、舞狮、武术等文娱活动,更具观赏性和娱乐性。
我们承德市辖的范围里,目前只有承德县磴上乡三道沟门村有抬阁的表演。是四个壮汉抬着连个幼儿,两个幼儿可以转动。 背阁是在抬阁基础上求险、求奇发展而来的。如果说抬阁是群体表演,重心容易掌控,那么由抬阁发展而来“背阁”技术难度则更大,也更为惊险。且不论上面表演者的重心能否与下面保持一致,仅长达数小时的行走、转动,对表演者来说就是极大的体力考验。
以一人背扛另一人的“阁”类舞蹈。背哥的主要道具是一个轻巧坚固的铁铁十字形架,铁架固定在成年表演者的身上,下端制2个铁托子,架在背者两肩,用绳子固定。十字架上置一男童或女童。根据背者力量,也可背二个小演员,小演员按剧情规定的人物化妆,绑着固定在铁架上。小演员上身穿彩褂,下身穿长裙,把所有秘密尽遮裙内,裙下还露出一双假肢,穿一双漂亮的小鞋。妆扮好后,远远望去,象有少年脚踩在老者的肩上歌舞。铁架上装有转机,背者扭动转机,小演员便在肩上旋转作戏。表演内容多是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故事和戏曲,传统曲目有《孙悟空巧借芭蕉扇》、《七仙女下凡))、《八仙过海》、《打渔杀家》、《水漫金山》、《三英战吕布》、《岳家八大锤》等。 人群中,彩妆儿童架在精壮大汉肩膀上,距地两米之外随势舞动,高高在上,俯视如河的人流,飘飘荡荡,仿佛沉浮于云霞之际。儿童或翻身、或转动手上的刀枪,令人啧啧称奇,拍案叫绝。
背阁表演中,大人孩子看起来都挺可怜的,从一大早表演到下午,别说孩子了,就是年青人都受不了,所以,我们常常看到的是穆桂英哭了,齐天大圣睡着了、两口子在哄哭着的孩子……
三、 承德的表演发展方向
1、 技术性需提高 。
山西背哥是有伴奏的,主要是大鼓、小鼓结合,配钹5至10副。演唱以二胡、笛子、笙、琐呐伴奏。戏剧选场主要以群舞、武打为主,伴奏有板鼓、水镲、大锣、小锣等。背哥既可以踩街游行、撂地献艺,也可以舞台演出,灵活潇洒,粗扩奔放,滑稽浪漫,具有特殊的艺术魁力。 内蒙宁城,表演并配有鼓、镲、铙、唢呐伴奏。不同点是支撑小演员的底座不同,“背阁”是一个人背,“抬阁”是多人抬,集造型、杂技、彩扎、戏剧、音乐为一体,体现了高、难、险、美的特点。
在安阳,流传这样的说法:“西社的枝儿颤,北社的嘟噜转,东社的石头蛋。”在曲沟村,无论老人小孩儿,问起这段顺口溜,他们张口就来。村民称,这是在描述各个阁社的特点,也是他们的看家绝活儿。
“枝儿颤”是以槐枝、桃枝、鸟笼、弓箭、瓶花、伞花等为道具,小孩站在这些道具上表演;“嘟噜转”是以船、磨、钻、轮、杆等为道具;“石头蛋”则以碑、牌、坊、石、盆、塔等为道具。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传承,曲沟抬阁逐渐形成了“高、峭、奇、险、绝”的风格,各个阁社也都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抬阁。如西社有《扒缸》、《水漫金山》、《借雨伞》等,北社有《三娘推磨》、《铁弓缘》、《织皇绫》等,东社有《游月宫》、《百鸟朝凤》、《白猴孝母》等。
一把雨伞、一朵鲜花,塔尖如何支撑起一个人的重量?这便是抬阁的绝妙之处——芯子。它的设计是衡量抬阁优劣的所在。
有个叫刘大买的人,是制作芯子的高手,被当地人称为状元。在刘大买家,阁架、芯子、服装、道具等堆得满满的,俨然一个小型的抬阁博物馆。刘大买说,抬阁的芯子分为三大类:出手芯子、动物芯子和器物芯子,它们的特点分别是芯子从手中引出、芯子在动物身上埋伏和芯子在器物中佯实。在表演的时候,芯子穿插运用在动植物和器物中,通过真伪结合、动静结合、雅俗结合、巧拙结合,让观众真假难辨,产生神奇莫测的感觉。
独特的设计,再结合现代声、光、电等技术的运用,让每一部抬阁表演起来都更加逼真、耐看。各表演团队在芯子上的处理绞尽脑汁,也是各队“针锋相对”的关键。这种竞技与较量,让曲沟抬阁不断推陈出新,名扬万里。
看了以上的文字,我们应该明白承德的表演技术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2、 群众性 需普及
在承德八县三区有此表演项目扬的只有少数几个村子,从数量上说比较少。 民俗文化也需要政府的引导,走出去学习参观,增长见识,激发群众的积极性。有关部门可以组织学习研讨班,推广普及,并通过比赛等形式促进提高。
综合上述文字,我们可以知道,“阁”、“哥”、“歌”皆有来历,唯“背竿”没有出处。
2016.3.8 傍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