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热河土人 于 2016-5-19 17:38 编辑
听蔡焕松先生讲课笔记 之一
. 摄影大师蔡焕松5月2日在承德举办摄影讲座,主题是摄影动机和摄影语言。 主要内容,结合我听课的感受归纳如下: . 一、 摄影是为别人而拍,还是为自己而拍,所有的拍摄活动,不外乎这两种拍摄动机。 . 1、为了达到入会或参赛获奖的目的,迎合需要而拍,就是为别人而拍。 2、关于影像的评判,没有特别准确的客观标准。评委的个人喜好、偏向会不一样,所以任何比赛,没有绝对的公平。所以,有评委说“大赛获奖作品不一定代表中国的摄影水平”。 3、追求个性语言,有自己的独创性,,用自己的影像语言,述说内心的感受,这是为自己拍摄。 4、真正的摄影家是后者。正所谓,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三年不飞,一飞冲天。 5、但是有的人,既不是为别人,也不是为自己,缺少主见的随大流,只突出一个字——玩。 6、大多数人通常是二者兼有、兼顾。 7、为别人拍比较容易,为自己拍比较难,要摆脱影像评判标准和惯性思维。要耐得住寂寞和被别人冷淡。 . 二、 中国的三种摄影现象 1、农夫山泉式。经典语言——“把大自然搬回家”。过分依赖大自然固有的景观和特殊的气象条件。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寄托于大自然的恩赐。 2、广场大妈舞式。娱乐性高于拍摄的本体意义。社交性成为拍摄的纽带,营造一派热热闹闹,和和气气的氛围,很容易让人误解摄影的价值。 . 正是以上二种风气,扎堆成风,产生大量的雷同照片,垃圾照片。 . 3、苦行僧式的小众摄影追求。 以摄影为自己的终极追求目标,持之以恒,坚持数年或几十年,完成某一专题或者某种艺术探索。涉及经济、家庭等原因,这是很艰辛的追求。
. 2016.5.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