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热河土人 于 2016-6-22 17:34 编辑
小 议 获 奖
人的一生都曾经获得过奖状,或者被评个什么先进。大多数评奖、评先都属于精神鼓励,但是有的奖励却能与工资挂钩,或者与职称挂钩。这样的奖项评起来往往费心思。 退休了,离岗了,单位里再也不会有与物质待遇产生连接的奖励。在一些荣誉面前,人们开始变得恬淡,轻松。 有时参加社会上一些带有奖励的活动,多是出于凑趣、添乐的目的。然而也有例外,在文化艺术界,有些大奖很有诱惑力,使得无数人趋之若鹜。 笔者在六十退休以后的奖状也有一大摞子,有什么用呢,无非让儿孙辈的孩子们看看,人老了也要学习不止,奉献不止,激励他们趁着好时光在学习工作中努力上进。
整理书橱,若干奖状占地方 ,需要丢掉。翻检当中,觉得有两个奖状不能丢。一个是当校长时,曾经被评为铁道部优秀教育工作者,在全路上千人的经验交流会上发言,那是对我一生办学方式方法的肯定,一生工作的总结。另一个奖状,是退休后承德市委宣传部、组织部等多部门颁发的优秀志愿者奖状。志愿者,愿意也,心甘情愿只有付出,没有报酬,这是纪念。 我不知道“优秀”与“先进”的差别有多大,退休的时候,“先进”者可以和退休工资挂钩,而“优秀”则不行。创造文字的仓颉大概也不会想到后来人是这样应用文字做游戏的。 其实,在我参与组织的一些摄影啊,展览啊的一些活动中也在文字上做过一些游戏文章,什么芝兰奖,什么瑰玉奖,究竟有多大区别?就连一、二、三等奖之间又能有多大差别?很多评比结果,与评委的个人眼光、倾向有关系,但是,一等奖的奖金竟然比二等奖高出一倍!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有的时候真得叹息时耶命耶!所以笔者主张,一二等奖的奖金,不要差距太大。一般评选都是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评委人数越多,公平系数越大。为了避免差误,有时在确定一、二、三等奖前评委们展开讨论,然后再投票。这是非常有益的。在我主持的评选活动中,我会在发奖仪式上,做一个评选过程的汇报,对一二三等奖作品公开讲评,让大家清楚为什么会有这样结果,取什么长,补什么短。但是,大多数比赛缺少这个过程。 在摄影界,有人被戏称为“得奖专业户’,一方面作者确实水平高,另外也说明作者善于领会大赛的主题和比赛的规则,适应能力强。但是如果都这样去追求,并不见得就是好事,个人的风格、个性特点会被大赛给埋没。 所以很多艺术家对什么大赛并不很热心。 今年承德摄影家网开展的比赛项目比较多,没有什么奖金,我们公益性的网站缺少这方面的资金。宗旨在促进大家的创作热情,比赛结果已经公布。我认为,参与是对网站的支持,参与是促进自己学习。摄影人最应该关注的是欣赏别人的作品,在观摩中学习、借鉴。可能会有这样的情形:自己的照片落选了,但是比较入选的作品,自己并不差多少。这种现象很常见,与公平公正没有关系。评奖带有偶然性,如同拍摄风光有偶然性一样。不要为此而影响自己的拍摄积极性。连国展的评委都说,获奖作品并不一定代表全国的最高水平。 。 居里夫人(波)说过这样的话:“因为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永远守住它,否则将一事无成”。 至于不费吹灰之力,只想凭借运气获奖,则是一切进步的大忌。英国的卡莱尔说:“世界荣誉的桂冠,都是用荆棘编织而成的”。说明真正的荣誉是需要历经千锤百炼,溶汇心血汗水的。 淡泊名利,参与比赛,但是不唯比赛,有奖则喜,无奖也乐,乐在过程,乐在健康,乐在友谊。
最后用这段话来结尾: “对于光荣的祈求,和生物所同具的保全生命的本能,其间并无区别。能将自己的生命寄托在他人记忆中.生命仿佛就加长了一些;光荣是我们获得的新生命,其可珍可贵,实不下于天赋的生命。(孟德斯鸠——法国启蒙时期思想家,也是西方国家学说和法学理论的奠基人。与伏尔泰、卢梭合称“法兰西启蒙运动三剑侠”)。 把过程留在自己的生命中,把热情留在别人的记忆中……
杨帆 2016年6月21日 夏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