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热河土人 于 2016-12-29 23:20 编辑
总 版主评析2016—93
歌颂人民是永恒的主题
文艺作品要充分发挥教育引导功能。一个时代的文艺作品不仅是这个时代主旋律的象征,更是这个时代的舆论导向。有什么样的进步作品,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新风。当我们高奏胜利凯歌辞旧迎新的时刻,承德摄影家网连续出现了几幅让我感动的好摄影作品。
题目 扶贫一线 作者 戴翔
题目与画面结合的紧密,讲述的是一位党的干部在农村扶贫的故事。作者把主人公置于典型环境中,画面语言清晰地告诉读者这是一个比较贫困的农户。人物坐在农家门前,传达了干部走基层,贴近现实的的行动。人物的神态,让读者感受到风尘仆仆,还有坚毅的内心、不畏艰苦的精神。
题目 防火值班人 作者 燕山人
只要有心,只要留心,我们随时都会发现素材。看这幅防火人的造像,多么简单的元素,多么简单地结构,但是您仔细审视,那光线多么好,那神态多么好,那虚实多么好!题目是说明,袖标是印证,读者一目了然,感受到作者的创作主题。
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深刻指明了开展文艺工作的方式方法和前进方向。 “为什么人服务”是文艺作品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实践证明:人民群众欢迎的作品就有生命力,促进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国家发展的作品永远受到人民的喜爱。
摄影作品要坚持反映人民群众中的正能量。“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艺术来自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所谓“来自”,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作为艺术作品的根本,我国人民在改革发展的不同时代,用生动的社会生产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大量的精神财富,把这些真善美的精神成果忠实地挖掘和反映出来,既是摄影人的职责,更能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共鸣,让摄影作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而激发出更强大的正能量。
2016.12.29子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