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第十一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奖者及作品——艺术类(二)
日期:2017-03-15   来源:第十一届中国摄影金像奖官网   浏览量:

徐波
  1963年出生,中国金融摄影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秘书长。从事摄影创作20余年,近年来专注于西部航空摄影。2014年被中国金融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评为“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感言
  在几千米高空俯瞰西部大地,那一刻才能真正体会到金生丽水、玉出昆仑,会情不自禁地为自己的家国而骄傲。摄影人的责任在于记录和传播,我用镜头忠实地记录中国人的家园故国,希望每一位观者都能听懂我对祖国的热爱和讴歌!
 
评语
  多年的军旅生活培养了他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品德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些思想品德深深融入到他的艺术创作之中。《鲲鹏极目》系列作品时间跨度长达十年,作者力图在将三维的空间压缩为二维的平面过程中,实现从抽象到具象、同时又从具象到抽象的完美转化,从而引领观众走进一个充满幻觉却又真实的世界。(林路)


杨国美
  1945年出生,江苏省盐城市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多年专注于拍摄麋鹿主题的作品,作品多次获奖。先后出版多部摄影画册。曾获得中国摄影家协会德艺双馨优秀会员。
 
感言
  麋鹿那“四不象”的神奇形体、多姿多彩的生活情态、特有的文化内涵深深感动了我,让我30年初心不改,用敬畏之心与感激之情抒写着麋鹿传奇。感恩我们所处的伟大时代,给了我机遇,为我指明前进方向,从而成就了我的摄影梦。
 
评语
  三十年专注麋鹿,用影像为拯救这种濒危物种,为建造麋鹿自然保护区,竭尽全力。参评作品在变幻的光影中倾注了他对濒危物种的关爱之情,呼吁人们保护自然环境,守护美好家园。如果说影像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对麋鹿的关爱,可谓浓墨重彩、掷地有声!(林路)



钟国华
  1961年出生,深圳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作品多次获奖,曾获首届“广东省十大杰出青年摄影家”、首届“广东省十大摄影家”称号。
 
感言
  一粒种子,只有深深地根植于土地,才能生机无限;艺术创作只有真正融入当地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我将继续透过镜头去关注百姓真实的生存状况,从生活体会生活、从生命体悟生命。用自己的摄影语言表达我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
 
评语
  致力于中国藏地人文地理的拍摄,在28年的实践中以独特的摄影语言、鲜明的艺术风格在摄影界享有良好声誉。他的足迹遍及西藏、青海、四川、甘肃等大部分藏族人聚居地,作品以各种胶片10万多张的拍摄积累为基础,以举重若轻的视觉语言,在平静、自然、朴实的画面中呈现藏地僧俗信众日常生活的诗意、尊严和神圣性,从而表达拍摄者对藏地生态、人的命运以及生死轮回的思考,在整体风格上也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林路)






周梅生
  1951年出生,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从事摄影30余年,擅长人文、地理、建筑、风光类专题,出版摄影画册多部。近年来尤注重“世界遗产影像学”体系的创立与整理,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以摄影的方式对于世界遗产进行大量的拍摄与研究工作。
 
感言
  获奖之日即是新里程之开端,成绩已是过去。研究艺术规律比追逐时尚潮流更重要,探索内在精神比获奖争风更重要,检讨自己的艺术心态比批判他人的观点立场更重要。我将以山高水远的清明心态,呈现天地万物的自在风流;以独立坚忍的人格操守,印证思想精神的美丽睿智。
 
评语
  近年来,尤为注重“世界遗产影像学”体系的创立与整理,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以摄影的方式对在中国的世界遗产进行大量的拍摄与研究,对于人类共同财富进行系统的影像表现,以“建立一个概念,完成一个体系,寻找一种方法”为学理基础,以“文献性,学术性,艺术性”为评判准则,在“世界遗产影像学”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的工作。参评金像奖的作品《北京皇家建筑》和《突尼斯人》从不同的文化维度体现了独特的艺术价值。(林路)




分享到:
0

返回顶部